-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与护理讨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与护理讨论 摘要: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的病儿74例,对窒息的新生儿实施包含清净呼吸道黏液、建立呼吸通气、维持正常循环和心搏出量、药物治疗及评价效果等五方面的新发复苏术ABCDE方案,进行抢救和复苏后治疗护理。结果 比较评估治疗前后的差异,在74例病儿中,轻度窒息53例,重度窒息21例,先天性疾病死亡3例;需用药物复苏7例;抢救成功71例;总成活率达95.9%,复苏抢救后患儿未见有后遗症出现。结论 实施新发复苏术ABCDE方案和护理后,新生儿窒息的下降率、抢救成功率幅度显著大于实施前,有助于减少因新生时窒息所致的死亡率和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护理 新生儿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时,任何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等死亡因素都会致使宫内窘迫缺氧,或分娩中出现呼吸、循环障碍,若生后1 min内有心搏而呼吸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出现一系列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混合酸中毒为主的症状,则为新生儿窒息[1]。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2-3],新生儿窒息已成为全球每年400多万死亡新生儿中,其中1/4死亡率的死因之一,更是引起其中超过25%的幼婴窒息而导致脑瘫、学习障碍和其他残疾等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且我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也表明[4],2005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9.0‰,其中新生儿窒息位居前三甲。 导致窒息的原因主要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相关,如妊娠并发症或多胎妊娠的孕母因素、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的胎盘因素、先天性畸形而致的食道闭锁或胎粪吸入等胎儿因素、脐带绕颈打结或脱垂牵拉等脐带因素,甚至由于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不正等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情况,均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5-6]。 为了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后遗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的病患74例,分析对比治疗后结果,报道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5月的新生儿窒息患者74例,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窒息标准[7],集合患者平均胎龄(35±5)w岁,胎龄35~45 w,胎龄42 w 12例,男性44例,女性30例,正常分娩36例,剖腹生产38例,出现前置胎盘8例,胎盘早期剥离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7例,胎儿宫内窘迫28例,其余脐带因素16例,按先后入院顺序,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过往病史、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7]的窒息诊断标准来分类,以新生儿出生后1 min进行Apgar评分,如出现面部和全身皮肤紫青、呼吸不规律或较浅,但心跳规律、喉反应、对外刺激反应及肌肉张力正常,则判别为轻度窒息,评分4~7分;如出现皮肤发白,唇部暗紫、仅有喘息般呼吸微弱或无呼吸,且心跳不规律,喉反应殆尽,对外刺激无反应及肌肉张力松弛,则判别为重度窒息,评分0~3分,其中74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内,重度窒息18例,轻度窒息56例。 1.3方法 早期准备 准备好复苏急性使用器械和药物,如在手术室内预热保暖台、打开备用仪器,准备好1/万的肾上腺素、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钠络酮及生理盐水等[1]。要求医护人员熟练复苏技能,设立责任护士,集中整体性地进行复苏和护理服务,每个孕妇至少有1名医护人员负责,跟进患儿在分娩后的复苏和护理。 1.4复苏抢救 对窒息的新生儿实施包含A-清净呼吸道黏液、B-建立呼吸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和心搏出量、D-药物治疗及E-评价效果等五方面的新发复苏术ABCDE方案[6],进行复苏抢救。前三部为重点,清净呼吸道是根本,建立呼吸通气是关键,注意复苏过程中的保暖[1]。 1.4.1清净呼吸道黏液 分娩后,新生儿采用仰卧,颈部轻仰,立即清净口、咽、鼻黏液等分泌物,吸引时间100次/min,皮肤红润或仅肢端青紫者可暂且观察;若仍未促使呼吸出现,仅有喘息般呼吸微弱或无呼吸,心率60次/min,可停止按压,持续人工呼吸至心率100次/min,若患儿建立自主呼吸后,可逐渐撤去人工呼吸;若心率仍 2复苏后护理 2.1持续保暖 根据患儿孕周、体重,将患儿持续置于适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内,室温维持约26℃~28℃,湿度约55%~65%左右,患儿肛温约36.5℃~37℃[8]。复苏过程中保持在远红外线辐射台的适宜温度,患儿在病情稳定后可转向暖箱或水床保暖,期间注意观察患儿体温、肤色的变化,避免末梢循环淤血的出现,适时留意辐射台或暖箱温度的恒定。 2.2呼吸道护理 复苏抢救成功后仍需继续注意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新生儿容易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患儿可能在分娩后数几天内口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