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兴西南局岁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废待兴西南局岁月

百废待兴西南局岁月   “主政大西南,是邓小平唯一执掌地方的经历,但正是这短短的2年零8个月,使他累积了大量治国安邦的经验,为日后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埋下了伏笔。”   1949年,邓小平回到了阔别29年的山城重庆。16岁时,他从这里启程出发,带着少年的踌躇满志;如今,他已是中共西南局的第一书记。然而,举目望去,敌特未平,西藏未定,物价飞涨,金融混乱,这里完全是一个烂摊子。   四川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专职副秘书长吴启权30年前就开展研究,他对邓小平的一生故事倒背如流。他笃定地告诉记者:“正是邓小平的智慧和魄力,才能迅速扭转西南局势。”   牵牛要牵“牛鼻子”   当时的四川作为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最后营垒,其金圆券银圆券全都烂在这里,工商界和普通百姓受苦很大。   原重庆市工商联秘书长张钧陶回忆,那时,1块银元可以兑换25亿金圆券。为此,有人建议金圆券作为反动政府的法定货币应当宣告作废,邓小平则说,共产党不能欺负人民,一律折合成人民币予以兑换。   一时间,银行收兑点人满为患,人民币库存量极速下降。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干部们着急了,他们找到邓小平要对策,邓却出奇平静,淡淡说了五个字:“我只要三天。”   三天后,人们惊讶地发现,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各大银行柜台上竟然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沓沓崭新的人民币。原来,邓小平早已预料到挤兑风险,15天前就向北京发去急电,请求支援2000亿元人民币(旧币)供应。   平息了挤兑风潮,人民政权又相继打赢了“大米战争”和“棉纱战争”。邓小平敏锐的洞察力广受称赞,可他只是说:“这就好比牛已过河了,如拉牛尾巴是回不来的;只有牵牛鼻子,牛才会跟你走。”   稳定了市场,但仍有更大的挑战。据史料记载,1950年,重庆有产业工人25万人,其中1/5处于失业状态;贵阳有3万工人,1万人失业;成都有2万工人失业。   要根本上改变严峻的经济局面,邓小平牵住的“牛鼻子”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当年12月,在邓小平的主持下,西南局响亮提出了“建设人民的生产的重庆”的目标。   邓小平还首创性地指出“要推动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共同发展”。他认为:“人民政府在考虑国营经济事业的时候,必须兼顾到私营经济事业,但所鼓励和扶助的只能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   一系列举措,使饱受战争破坏的重庆市工商业很快复苏。到1952年底就全部恢复了生机,工业生产超过了解放前水平。全市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市场销售总额分别比 1950年增加了76.36%和55.22%。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面对比建国初期更为复杂严峻的经济局面,主政西南的经验派上了用场。   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中国经济结构由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的演进过程,与30年前的重庆实践如出一辙。   “有了铁路就好办事”   1950年1月,邓小平在向中央汇报建设新西南的计划时,特别提出修建成渝铁路。   当时,全国百废待兴,单就铁路来说,至少有两条亟待开工。一是海军提出修建从山东蓝村到浙江萧山的铁路,以备海防;二是王震给中央打了四五次报告,请求加快宝兰、兰新铁路建设,以巩固西北边防,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邓小平向毛泽东请示,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否则,就暂时搁置。”   邓小平当然早有准备,他讲了三点。第一,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不修铁路,不利于四川的政令畅达。第二,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并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   毛泽东被说服了,中央下拨2000万公斤小米工价资助修路。同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数十万军民扛着钢钎步枪,一边取材筑路,一边剿匪。   参与修路的战士彭有正回忆:“那些土匪和特务极不安分,他们向筑路军工喝的水中投毒,幸亏抢救及时,战友们才没有人员死亡。我记得当时有一个投毒的特务,被我军枪毙在嘉陵江里,那场面真叫一个险。”   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建成通车,邓小平兴奋地说:“西南是交通第一,有了铁路就好办事。”他旋即挥毫题字,喜不自禁。   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用自己生产的钢轨和枕木建设的铁路。更为难得的是,作为新中国第一条建成的铁路干线,竟是在最晚解放,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大西南建成的,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经济建设交通先行”这一思想贯穿邓小平日后执政的始终。1975年初,邓小平重新主持中央工作,对“文革”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他就选择以铁路交通作为突破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