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冰川出色景观建造大师
冰川出色景观建造大师 藏族同胞崇拜高大的雪峰,雪峰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是人格化的神。如“珠穆朗玛峰”在藏语中就是“第三女神”或者是“圣母峰”的意思。 我看到雪峰时,也像藏族同胞一样经常把雪峰人格化。 不过我是把雪峰和其下的冰川还有冰川下发育的河流放在一起来想象的。我把它们想象成一个家庭:雪峰似母,冰川如父,河流若子。 雪峰让我想起长江三峡中在悬崖上挺立的神女峰,想起各种传说中的望夫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人类登到高处,总是要极目远眺,因此看到高耸云端的雪峰时,就会把雪峰拟人化,把它联想成远眺的人。 为什么我把冰川末端发源的河流想象成游子呢? 因为他们的某些方面很相像,譬如他们的发育成长过程和行为。长江的源头是从姜根迪如冰川末端发源的沱沱河。冰川融化的细流汇聚成一条小河,他弯弯曲曲地在平坦的高原面上流淌。这时的长江很像一个学步的孩子,柔弱无力,流动的路径乱如发辫,忽聚忽散,行踪不定;有时他好像玩起了游戏,故意忽左忽右,呈S形地流淌,用地理学家的话说,就是“河曲”景观发达。之所以有这些现象发生,主要原因一是因为高原平坦,落差小;二是长江还在少儿期,还没有力量把大地切割下去,形成自己稳定的河道。 当从源头出发的沱沱河,沿途接纳一条条小河,逐渐变成一条大河时,他已经离开了平坦干旱的高原内部,来到了高原的边缘地带,这里地势落差显著,河流流速加快,水流湍急。这时的长江已经成长为一个魁伟有力的青年,他的力量已足以把大地深深地切下去,原来平坦的高原现在被切割成深深的“V”字形的峡谷。此时的长江有一种青年人要到世界闯荡一番的激情,他对家毫无眷恋,离家的脚步是那么坚定、果断、一往无前,什么也阻挡不住他。他的目标是去远方会见大海。 冰川就不同了。如果说雪峰是家,冰川则围绕着家行动,他如同一个恋家的父亲。他也缓缓地向下流动,但不会远行,他的目标不是远方,而是家庭。从一个长的时间段来看,他不仅仅前行,也会退缩,有时还会停止。 到过雪峰脚下的人,会觉得雪峰冰川下面一片荒野,一切都是莽荒和杂乱的,其实不然,你只要抓住冰川这个核心概念,用冰川的作用去理解周围的一切,你就会发现你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充满了美感。就对雪峰周边的景观塑造而言,再也没有哪种因素比冰川重要了。甚至可以说,你所看到的景观都是冰川塑造的。的确,冰川在对地表改造中的重要性就像一个父亲对一个家的重要性一样。 造物主在塑造和加工地表景观时,有各种手段和工具,但是我觉得这诸多工具中,冰川是最得心应手的。他像是万能的:有时是凿子,有时是刨子,有时是铲子,有时是砂轮、砂纸,有时是剪刀,有时是运输带在塑造不同的景观时,这些工具都派上了用场。 西部高海拔地区的雪峰与东部低海拔地区见到的山峰很不相同。雪峰很像欧洲哥特式的建筑,有一个高高的尖顶,或者像一些你在中学学立体几何学时所遇到的一个个锥体:三棱锥、四棱锥,你可能会感叹造物的神奇,其实那是冰川的作品。 冰川向下移动时,不断地磨蚀、刮削山体岩石,就像河流的溯源侵蚀一样。天长日久,山体被磨蚀、不断地后退;总有一天,围绕着山峰向后侵蚀的几条冰川会相遇,这时山体就被磨蚀成了一个锥体。一个棱锥一样的雪峰就形成了。这时的冰川像一个建筑师,他要把雪峰建造成一个金字塔。 有时他像一个木匠,要为自己打造几个圈椅。冰川在其中发育并从中流出的所谓冰斗,被形象地比喻为圈椅。 他是一个容不得一点瑕疵的理想主义者,他把雪峰的棱线修整得笔直笔直的。他还是一个出色的磨刀师傅,把雪峰的脊线,磨得薄薄的,好像刀刃一样,冰川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刃脊”。 有时他又像一个园丁。我在藏东南的林芝地区看到过许多冰川流到森林之中,冰川所经之处,他把两边的森林修剪得整整齐齐,留下两条笔直笔直的线,人们称之为冰川剪切线,很是神奇,好像阅兵式上士兵的队列一般。 如果你在某处看到一块莫名其妙的巨石,那种绝非人力所能搬运的如楼如屋的巨石,是不是山上滚下来的呢?你四顾一番,发现周围的山相距甚远,山上的石头无论如何也滚不到这里来。是不是脚下的岩石风化后的残余呢?你仔细察看,巨石与脚下的岩石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石头。那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巨石从哪里来呢?这又是冰川的所为,不过是古冰川的所为,是古冰川把这块巨石运到这里,后来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后退,把巨石丢到这里。只有冰川能把这样的巨石带到某处,河流是没有这样的力量的,河流和泥石流的载重能力比冰川要小得多。这样的巨石被称为“漂砾”,随着冰川漂流的巨砾。漂砾有一种突兀神秘之美,在四川海螺沟的磨西镇、西藏的聂拉木都能看到巨大的漂砾矗立在荒野中。 走过许多有雪山冰川的地方后,我有一个感觉是:凡有冰川发育的地方,景观就会变得复杂多样,各种景观就会产生一种组合之美。 去过纳木错这个高原大湖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景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