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常用方法举隅
古诗词鉴赏常用方法举隅 【内容摘要】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分别从知人论世、诗歌的内容类型、疏通句意、关注题注四个角度对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做了总结。 【关键词】诗歌 思想情感 方法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更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如何更准确、到位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做了探究: 一、尽量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作者生平、创作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遭遇,往往会在他的诗歌创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就个人风格而言,如李清照,她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诗词多忧郁伤感。了解这一点,我们在鉴赏她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时候,往往就有了“终南捷径”的味道了。 就时代风貌而言,如盛唐,诗人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二、大致了解类型 诗歌从内容上来分可以分为送别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等这几个类型,如果我们在做诗歌鉴赏题诗,能对该诗所属的内容类型有个大致的了解,那对我们了解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某一内容类型的诗,它们的思想情感通常是几个固定不变的表达。如: 1.送别诗 由于道路的难行,交通工具的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这类诗词大多缠绵、伤感,多表达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相见无期等的离愁别绪。当然,也有部分是抒发豪情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是送别诗,却无送别的悲悲戚戚。 2.羁旅思乡诗 因为身处异地他乡,只身一人在外漂泊,羁旅思乡诗大多表达的是漂泊之感,思乡之愁,牵挂之情(如国家、亲人朋友),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如南宋赵长卿的词《临江仙?暮春》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3.思妇闺情诗 顾名思义,就是以闺中思妇的幽怨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这些诗有的是对在外为商为官或戍边征战的丈夫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丈夫生活和事业的关心,对战争的厌恶;有的是感叹虚掷韶光,青春易逝。当然,不能忽略这样一类诗――宫怨诗,这类诗往往抒写盼望宠幸、失宠被弃、孤寂幽怨、韶光易逝、渴望自由等内容。 4.山水田园诗 因为抒写的对象是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这类诗歌往往描绘的是宁静、平和、优美、闲适的生活场景,借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诗中展现出的生活的向往。 5.怀古咏史诗 这类诗通常通过对“古迹”的凭吊,抒发朝代更替变化、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对“古事”、“古人”的褒贬,表达对先贤的羡慕之情,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慨以及对当今统治的劝谏之意。 6.咏物言志诗 诗人在咏物言志诗中通常借助象征、寄兴的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所描摹的事物上,达到“咏物”、“言志”二和一。 7.边塞诗 这类诗词是边塞生活的反应,大多和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多种多样。有的反映边塞的山川风物和风物人情;有的讴歌战士的奋勇杀敌的气概;有的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有的鞭挞的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好大喜功;也有的表现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这里就不一一穷举。 当然,诗歌就内容上来看还可以有其他类型,这里笔者就粗浅地列出几种常见的供大家参考。 三、正确疏通句意 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思想情感深刻的艺术形式。诗人往往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一事、一物、一景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压缩在短小的篇幅里。因此,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就不能不把句意疏通好。如何疏通好句意,这个问题覆盖面很广,这里谈几点个人看法。 1.多读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多读在理解句意上的重要性。读多了,自然会形成语感,也自然会使我们对一些很凝练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笔者了解到,学生由于受考试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做古诗词阅读时往往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忽略“读”这一重要环节。而这样势必使答题质量降低,尤其影响对诗词思想情感的判断。 2.展开联想与想象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对诗歌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景物描写进行展开时,总是显得很拘泥,放不开。有时甚至像是在进行文言文翻译,一字一句点到,语言很干瘪。本来很优美的画面,经他一叙述,美感全无。诗中的意境不能正确感知,情感把握肯定大打折扣。所以,这时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之上,展开适当的联想与想象就显得十分重要。“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读到这一句,我们很自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