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作给我部分甜
写作给我部分甜 编者引言: 本期做客鲁院风的是米米七月。之前曾读过她的《小手河》,其对语言的独到把握和极具个性的叙述风格令我印象深刻。这一次,她谈到的便是语言。语言可以说是写作的根本,这一点是已经成了大白话的道理,而米米七月则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去亲近语言,了解它的习性,与它产生感情,这种敏感的极致可以达到某一个字就能使自己产生动荡的共鸣。这是语言赐予我们的力量,或者说,这是语言自身的魔力,我们要懂得和善于驾驭它们,那么它们的魔力便会作用于阅读到它的人们。这依然是浅显的道理,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种对于文字的敏感,更多的是要依附天分。 当然还有别的途径,比如阅读。也是大白话一样的道理,但是你能坚持吗?我痛恨自己现在读书越来越少,忙是一个原因,懒也是一个原因。米米七月说她曾经为虚荣而看书,我觉得那也是好的,书读到你肚子里,绝对不会了无痕迹。也许它就在某个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上,也许它就在你对某个词语突然敏感的瞬间。 (萧泊零羽) 特邀主持:麦 坚 水 格 很多人在网上问我,是不是七月出生。我的解释为:2002夏,高考。这段深色时光镶嵌在我的网名里,如一枚猫眼戒指戴在手上,六年过去。忘了自己当时的分数,也无法查阅作文的得分,好像是一个施善亦自救的话题,挺与人玫瑰手留香的,我揪着头皮,在卷子上写了大把大把的排比句,监考人员还以为我在大把大把脱发,其中一句大约是说,善行如剪对折的窗花,一抖落开来就成双。真遗憾,除了阅卷老师,再没有其他读者了,我却在心里自恋了很久,怎么就没有传来远古的我满分作文的消息呢?其实每只汉字都是独自的、平静的,仅仅因为你的一次小聪明,哪怕你是无心的,就给了它新的图案和意义,给了它重生,让它伸伸懒腰、能跑能跳、能说会道。它回头怎么能不感激怎么能不眷顾你呢?所有写作的缘起,无非都是尝到了语言的甜头。部分甜溅到笔尖,部分甜溅到了鼻尖,哪怕我们用舌尖一生都舔不到,可还是会继续,着了魔。 我喜欢的一个导师,他在新浪专访里谈到写作,他认为是两点:一是你要叙述的东西是否独特,你叙述的方式是否有效。我们来试试剥这只洋葱,先看我们要“叙述的东西”,我们拥有一个美好时代,很稳定很安详,背景相似,父辈们不悦的动人的记忆或者经验离我们远去,孩子们似乎只要好好享受和记录这个世界就够了,不需要动弹,缺乏惊喜和惊人之举。独特性的这层就被我们给剥去了,有点失落。接下来的是“叙述的方式”,这更难为我们了,要拥有专业技巧和理论基础,基本上属于鼻尖上那部分甜,是一辈子的事情,把这层也去掉吧,用不着惭愧。之间还夹着什么虚构啊、主义啊,把这些标签也给撕掉。到最后你发现,剩下一小团儿,熏得我们想流泪的原来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最初要应付的文字们。在这条路上滑行不大远的我能说上几句的,也仅限于此。 对语言的吸收和应用,说的可不是抄袭,至于现学现卖,就当练笔,不算可耻。记得小时候特别敏感,每一个新鲜的词语在我看来都是那么突兀那么出众,就像班花一样。庆幸遇见一个优秀的开朗的语文老师,更是纵容这些词汇。某同学在作文里使用了一个“颇”,深得好评。这个字就深深钻进了我的脑子里,事隔多年,我在高中课本里看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竟然泪如雨下,真不知道是为这朝代此将领,还是为了这个“颇”字,估计绝大多半是为了这个“颇”,虽然我会为壮士老去志向难遂感到悲伤,也义不容辞地背诵了这首词,可小女子哪里会拥有这么大的历史情怀。不久还出现了一个“详和”,我立刻将此词抄在手里,不时作为情绪出现在老人面颊上,不时作为气氛涌现在天空里。对热爱的词疯狂地筛选和使用,让我撞了一头的包,现在才停止疼。 有效的适当的阅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为虚荣而看书。你现在遇到我,跟我谈起谁谁谁,《》《》《》,我都知道个影子,记得只字片言,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比我不知道还令我感到羞愧。我当时在湘西一个挺漂亮的小城里,MS还穿着大手大脚的土家族外套,我要向上海眺望啊,要向新概念靠拢啊,向《三重门》致敬啊,急死了我,脚踮成了芭蕾。在我还分不清卡尔维诺和卡布其诺的时候,网络上已经流行起卡夫卡、王小波、乔伊斯、村上春树、纳博科夫、海明威等等诸多的名字,那是个未知的充满诱惑的世界啊。焦急不安的我通过各种手段搞来了它们,在网络的罅隙里,在漂浮不定的海岛般的盗版书社里。亲爱的乖乖女同学为了我,在家里面红耳赤地找一本书或者找一本面红耳赤的书,还挨了母亲的打,可能是《洛丽塔》或者虹影《饥饿的女儿》。可是,现在回想起来,真正镇压或者垫平我摇晃的初期写作的书籍们,都不是这些,而是张爱玲,她对事物精确和奇异的感知和形容甚至令人难以忍受的刻薄,杜拉斯释放爱和哀愁时候潮汐般的力量,余华《许三观卖血》,面对民间和灾难的尊重与冷静,奈保尔《米格尔大街》,对小人物的哭笑不得,正是这些作家和作品一直带领着我,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