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球囊闭塞试验Ballon Occlusion Test
球 囊 闭 塞 试 验
Ballon Occlusion Test(BOT)
目的:
脑血管疾病治疗时常需要永久阻断或长时间临时阻断颅内主要的供血动脉,有时因颅内动脉阻断而发生脑缺血并发症,严重可致残或致死。因此,如何在术前准确判断脑动脉阻断后脑侧支代偿功能至关重要。
BOT 的适应证包括:
(1)颅内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前的评估;(2)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手术夹闭时需要暂时阻断载瘤动脉;(3)在颅底手术或介入治疗中可能引起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破裂,需阻断动脉主干;(4)头颈部肿瘤手术,病变累及或包绕主要脑动脉;(5)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可能影响颈内动脉;(6)外伤、感染、肿瘤引起的动脉出血等等。
方法:
球囊闭塞实验(BOT)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
基本方法是:
利用不可脱球囊实验性阻断颅内主要的供血动脉,判断该动脉闭塞后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应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脑缺血表现。
尽管BOT可基本提供动脉闭塞后脑组织耐受性和侧支循环的情况,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BOT显示耐受或侧支循环良好,在动脉阻断治疗后却出现了脑缺血的并发症,说明BOT仍不能提供完全准确的信息。
常规方法:
先作双侧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造影,了解侧支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变异、肿瘤的血供、判断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或继发性动脉损伤等。造影结束撤出造影用导管,用导引导管插到相应动脉,将不可脱球囊置于合适位置,充盈球囊,并通过造影确认阻断完全性。如能耐受,阻断时间持续15到30分钟,期间观察言语、肢体运动、感觉和意识水平,作神经系统功能的评定和监测。若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脑缺血表现(明显不适症状或神经功能障碍体征等),立即排空球囊,恢复供血,终止BOT。BOT结束时,排空球囊并撤出球囊导管,硫酸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交叉充盈试验:
了解动脉闭塞后侧支血管的代偿情况:
闭塞动脉若是颈内动脉,行对侧颈内动脉正位和椎动脉侧位造影;闭塞动脉若是椎动脉,行同侧颈内动脉侧位和对侧椎动脉正位造影;闭塞动脉若是基底动脉,行双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观察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和延时情况。
降压试验:
BOT实验20到30分钟后,临床耐受但侧支循环代偿不良或虽代偿良好却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可继续行降压加强试验。
静脉滴注降血压药盐酸尼卡地平维持,浓度为10mg/250ml,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将收缩压降低20%到30%,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观察20分钟,作神经系统功能的评定和监测。
右侧颈内动脉行 BOT 的患者行左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毛细血管充盈不良,说明通过前交通动脉代偿不良。
左侧颈内动脉行 BOT 患者行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可见左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毛细血管
充盈良好,但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显影较对侧延时超过1.2s,也说明通过前交通动脉代偿不良
判断标准:
常规方法和降压试验都是以临床表现为判断标准,包括意识、感觉、肢体运动、言语和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症状和体征。若患者出现脑缺血表现,即明显不适症状或神经功能障碍体征等,说明患者不能耐受BOT。如患者无特殊不适且没有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能力下降表现,说明患者耐受 BOT。
交叉充盈试验是以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和延时情况为判断标准。如果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良好,且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显影较未阻断区延时不超过 1.2s,可认为“ 交叉充盈代偿良好”;如果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不良,或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显影较未阻断区延时超过 1.2s,则认为“ 交叉充盈代偿不良”。
BOT后续治疗
BOT显示临床耐受且交叉代偿良好的患者,如需要,直接行相应动脉的闭塞治疗;反之,则不直接行动脉闭塞治疗。对于必须行动脉闭塞治疗的患者,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改善侧支循环,待 BOT耐受后再行动脉闭塞治疗。对于行动脉闭塞治疗的患者,术后常规抗凝治疗3到5天(肝素化将KPTT值控制在基础值的2到3倍之间)
BOT作为术前评估动脉闭塞后脑组织耐受性的方法和技术,其结果对临床治疗有着决定性作用。对于BOT 显示无法耐受动脉闭塞的患者,可以尽量采取不闭塞动脉的方法来治疗,如果不得不牺牲动脉,也可以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改善侧支循环,或通过慢性阻断的方法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待条件许可后再行动脉闭塞治疗。而对于 BOT 显示能够耐受动脉闭塞的患者,可以直接行动脉闭塞治疗,但临床上仍有少数患者导致脑缺血发生的可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养老院门卫管理制度.pdf VIP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pdf VIP
-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pptx VIP
- 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第六章 市场调查与营销策略.pptx
-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hg.doc VIP
- 环境材料概论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吸附材料 ---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pptx
- 中职英语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HGT2226-2019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pdf VIP
- 3肖仰华-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