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二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解题 坚守语文规律、常识不动摇,坚守自身优点长处不动摇,坚守自我目标不动摇,坚持教学质量不动摇; 坚守课堂主阵地不懈怠,坚守学生发展不懈怠,坚持有效教学不懈怠; 归真反朴,守正出新,学习先进,防止折腾。 提纲 一、研究试题规律,培养自觉意识 二、立足语文本色,提高备考效率(读) 三、了解考场特性,合理展示特长 四、强化学思结合,注重思维建模 语文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吗? 无学科背景 无严密体系 五权威定义 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负有重要的不可推卸的使命 语文教学有育人功能的特殊性 读-吸纳:对语言文字理解、吸收、 判断、鉴赏、评价的能力 语言 【准确吸纳判断;充分展示特长】 写-释放: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 感情、见解、主张的能力 如何备考更有效? 高考诗歌鉴赏是读写结合的思维活动,读要精确,写要条理; 高考的诗歌鉴赏仅是“前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理解性鉴赏; 读懂诗歌是前提; 明确并加强确认整合的能力是关键; 诗歌鉴赏的思维流程是: 聚焦重要信息—字词句;意象;题目、作者、小序 调动认知积累—(参与确认整合) 整合连缀重要信息—思维加工(泡开:翻译、转述、跳跃) 词义 句意 文意(感情)(暗含手法) 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 读:理解、判断,展示吸纳能力---有所发 现 写:动笔书写,展示释放能力—抓住要 点,言之成理 回归文本,回扣文本,多角度多层面,言之有据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先看题目,“淮村”不是重要信息,但注释中“南宋”却是。调动认知积累:南宋偏安,时局危艰 。 “兵后”是什么兵?根据注释,应是金兵。题目的意思是:南宋江淮一带中一个村庄经金兵蹂躏后的景象。 再看作者,不熟。“江湖诗派”也不熟,推断。 【南宋后期,《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份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为刘克庄、戴复古与方岳。】 小桃无主自开花:小小桃树虽然失去了主人,但依然在春天里绽开了艳丽的红花; 【“无主”,人何去?亡或逃。“自”,兀自,寂寞开无主。桃花不识人间悲苦,人已逃往,兀自花开依旧,倍增凄凉。】 烟草茫茫带晚鸦:夕阳西沉以后,在烟雾笼罩的野草间,偶尔飞过了几只乌鸦。 【“黄昏”意象,草烟弥漫(渺茫),乌鸦聒噪:人烟稀少(兵后亡逃)。认知积累:一片神鸦社鼓。】 几处败垣围故井:只见有几处倒塌的房屋和院墙,围绕着被废弃的枯井; 【“井”:聚居标志,有井处皆有人家。干戈寥落,家园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最难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生活的不移见证。因此,井最能触动怀旧的心理(“故井”)。败垣几处,兵后破坏。追怀,伤感。】 向来一一是人家:要知道,这些原来都是住着一户一户的人家呀! 【向来:对比。一一:很多。本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可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悲民。反战。 】 题目 (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2分) (2)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5分)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诗题为“淮村兵后”,通篇虽无一个“兵”字,但全部与“兵”有关,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1)诗人在盛开的桃花前加上“无主”二字修饰,给乐景平添了凄凉(1分);在繁茂的春草后缀以“茫茫”加以修饰,也暗示了荒凉之意(1分)。(2分) (2)诗人借对寂寞而开无主的桃花、迷茫的春草和晚鸦的描写,把蓬勃的春景写得如此不堪,不写荒凉而荒凉自现;后两句以“几处”破败的住家为点,又以“一一人家”为面,点面结合,写出战乱后江淮农村的荒凉破败的景象(3分),寄托了诗人对遭受兵乱之苦百姓的同情,对侵敌(战乱)的仇恨。(意思对即可。采分点在能写出具体的景物和分析(3分),答出主旨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敌人(战乱)的仇恨(2分))(6分) 学生的直觉思维 枣庄八中张振(山东省高考理科状元)的学习经: 做诗歌鉴赏题时,完全准确地体会古人,尤其是古人在某时某刻的某种感情是很困难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基调都不会错,例如离别时永远不会有欢快的情绪。当然这还不够,还要体会古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多看看鉴赏辞典会让你熟悉使用的语言,让你答题时看上去非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省赛)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VESPEL SCP 5000 英文版材质报告.pdf VIP
- 2021.7.26智能运维事业部【运营部、技术支持部】.docx VIP
- 2025年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三模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00908 数据库运维和容灾处理培训测试.docx VIP
- Super 14新人训练营-HDOS运营运维+小程序.docx VIP
- 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pdf VIP
- IT运维服务规范.docx VIP
- YY_T 0955-2014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手术设备 刨削器.pdf
- 专题08 标点符号一年级语文寒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