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干部素质增强班子合力-浙江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2009年 第三期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邵建东 审 徐婧 岑建 编
喜 讯
我校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由我校党委书记杜世禄主持的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探索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充分展示了学校近几年坚持开门办学、校企合作探索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开展“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取得的丰硕成果,凝聚了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职教“立交桥”亟须架好“最后一公里”……………………… (1)
讲话摘要
提升干部素质 增强班子合力 …………………………………(3)
理论观察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系统性冲突及其化解 ……………………(8)
域外视野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13)
职教“立交桥”亟须架好“最后一公里”
王寿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前不久在重庆市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表示,上中职中专的孩子今后有望继续学到本科甚至专业硕士,“我们正在建设这样一个体系”。她认为,职业教育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比例问题,“11”结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指标。鲁昕副部长的讲话在全国广大职教工作者和教育学、社会学专家学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如何架设职教青年多元成才的立交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最近几年,职业教育在取得大发展的同时,社会的认可度却并未呈现预期的提升幅度,职教办学在招生中出现老师热、家长冷,在校企合作中出现院校热、企业冷,在投资办学中出现政府热、社会冷,结果导致不少公办学校的职教资源大量闲置。尤其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长期处于低端定位,就业工作“只图量不保质”,以虚幻的“顶岗实习安置率”有意无意地充当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大量毕业生在家待业形成较大反差,导致家长对职业学校失去信任,进而对职教失望,最终使职教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职教在大发展的同时何以会出现“拐点”?追根穷源,是由于办学信誉差导致了生源质量差,生源差导致育人质量低,再进一步导致基础好的学生不愿进,拔尖的人才又培养不出来,少数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个性发展上又遭遇瓶颈。所以,要从根本上破解职业教育的恶性循环,必须要费大力气、动大脑筋、花大成本,改革现有职教人才培养体系,架设职教青年成才的“立交桥”,以让优秀的学生一进职教门就能看到希望,让高分学生敢进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拥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如何架设立交桥?近几年,各省区市在此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对口高考、五年制高职、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等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这个立交桥离正式架通尚存“一公里”,即鲁昕副部长所说的“上中职中专的孩子今后有望继续学到本科甚至专业硕士”。只有架通了这最后“一公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才完整、才科学,职业教育才能更有吸引力,也才能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春天。毫无疑问,这最后“一公里”虽是庞大“立交桥”的尾端,但却有着相当丰富的“神经末梢”。要做好这件大事,首先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架多高、铺多长?应该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地确定职教人才成才的终极高度,是到本科还是硕士,抑或更高的专业博士?二是解决好在哪里架的问题。是在办学业绩较好、声誉较高的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里进行试点,还是对教育部即将评选的全国30所特色高职院校进行升格?抑或在全国重点高校中附设?是在全国普遍开花、全校同升,还是应该效仿澳大利亚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在部分院校的重点专业中先搞试点?三是确定由谁来架?是政府一手包揽、学校听命,还是结合职教特点和地方特色走校企合作的路子?等等。同时,要使好事不需多磨,好事能够办好,在“立交桥”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防范三大误区,把握好政策导向。一是防范唯学历论。避免出现学生追学历、学校追升本、教师争硕博的不良现象,把精力使错了地方,把职教办偏了方向。二是避免重蹈对口高考的覆辙。前几年,有些省市开设对口高考直通车,本想为学有余力的中职毕业生提供升学的渠道,结果却被很多职校当成了另一条高考的“独木桥”,浪费了职教资源,耽误了职教发展。因此,必须搞清楚架设这个“立交桥”的初衷,不是为所有人,而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为技能拔尖的领军型人才而设,因而决不能不切实际一窝蜂挤“独木桥”,为了考研而考研。三是谨防出现“两张皮”。忘了职教的办学宗旨,升学的不钻技能,钻技能的不升学,使得“立交桥”成为普教职教并行不交的双车道。中国青年报提升干部素质 增强班子合力
杜世禄(
近年来,学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