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改变
问题:世界在变,中国会不会变?!要不要变?!我们能否独善其身。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南巡讲话 艰巨性、严重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1、南方谈话(邓小平、1992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时年88岁的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巡视,一个春天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背景: (2)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②判断实践的标准: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 ③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⑤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3)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1992、10) (1)内容: ①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 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建立。 3、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入我国宪法。 4、1997年,党的十五大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5、到21世纪,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 1、萌芽: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2、明确提出: 3、首次写入宪法: 4、完善理论: 5、初步建立: 1992年十四大 1993年 1997年十五大 21世纪初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国际: 1、背景: 国际形式走向缓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2)国内: 闭关锁国的教训;贫穷落后的现实 2、过程: (1)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开端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海南 1988年 ①目的:为了更好吸收和利用外来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②“特”的表现:经济管理方法上,有较大经济管理权;经济体制上,实行市场调节为主,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政策上,发展外型经济。 长三角 珠三角 闽东南 环渤海 (2)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福州等14个 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 从1985年起 (4)开发开放浦东: 1990年4月 -----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5)中国加入世贸,是对外全面开放。 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格局: 4、影响: ①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②有利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管理上缩小差距。 * * * * *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性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为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排斥市场调节。 ⑵建立: ⑶积极作用: 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对促进“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发挥过重要作用。 ⑷消极作用: 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⑴概念: 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 基本特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流动与分配。 积极作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 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自发性、滞后性。 市场经济体制 “我是一只无形的手” 计划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折 决策 目标 市场经济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国民经济的停滞 (必要性) 2)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会议召开奠定思想基础(可能性) 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可能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蓝海华腾VA-H系列伺服驱动器 用户手册2.0.pdf
- 国家法定41种传染病大全(就诊科室、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方法等)及防护措施.doc VIP
- GB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docx VIP
- T_CECWA 2001-2023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docx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pptx VIP
- 2025年辽宁省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docx
- 国标GB_T 43388-2023《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实践.pdf VIP
- 厂房租赁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