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ERCP在胆管微小结石中应用价值与比较
CTERCP在胆管微小结石中应用价值与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CT、ERCP在胆管微小结石中的应用价值与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完成CT检查和ERCP检查的1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 随机分为CT组和ERCP组各65例, 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胆管微小结石的检出率。结果 CT组胆管微小结石检出率为63.1%, ERCP组胆管微小结石检出率为90.8%, ERCP组胆管微小结石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和ERCP检查对胆管微小结石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 但ERCP的检出率更高, 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胆管微小结石;CT;ERCP;MRCP
胆管结石是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结石, 是胆胰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生胆管结石的主要原因有胆汁淤积、细菌感染及脂类代谢异常等[1]。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寒颤高热, 多数病人有恶心呕吐、厌食油腻食物等症状。临床上诊断胆管微小结石的方法主要有B超、CT、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M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等检查[2]。本研究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完成CT检查和ERCP检查的1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 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胆管微小结石的检出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完成CT检查和ERCP检查的1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 随机分为CT组和ERCP组各65例。CT组男34例, 女31例, 年龄20~76岁, 平均年龄(47.5±10.6)岁;ERCP组男33例, 女32例, 年龄22~78岁, 平均年龄(48.4±9.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胆管炎诊断标准:右上腹阵发性疼痛, 向右肩部放射, 伴有发热、呕吐、寒战、黄疸等症状,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升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其他一般资料相比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查方法
1. 2. 1 检查前准备 在试验前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试验的步骤和扫描时间, 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碘过敏试验、肝功能、血尿淀粉酶检查, 结果均正常。
1. 2. 2 螺旋CT扫描 患者均采取仰卧位, 双手平放于体侧, 采用GE公司的Hispeed螺旋CT机, 行腹部平扫加强扫描, 设定扫描参数:扫描角度从22°~178°, 旋转速度3°/s, 重建层厚选取10 mm, 电压120 KV, 电流200 mA, 间距3 mm, 扫描时屏气10~20 s,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肝胆系统, 十二指肠壶腹部及胰头部;图像采集速度为6.0 frame/s, 总曝光剂量为37.2 mAs, 每位患者扫描时间约为2 min, 结石很小且高度怀疑时, 采用加强扫描2~5 mm薄层。
1. 2. 3 ERCP检查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 肌肉注射10 mg安定, 将电子十二指肠镜、造影导管送至十二指肠降段, 在透视监视下, 向胆管内注入25%泛影葡胺40 ml, 由两名诊断医生在透视下仔细观察注药的全过程, 多角度观察后摄片, 随即阅片。
1. 3 图像分析 由一位资深住院医师和一位影像主治医师共同对本组患者的螺旋 CT 扫描及ERCP所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对比, 再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 对各组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CT检查结果 65例患者行CT检查, 结果提示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扩张22例, 胆总管结石不伴扩张6例, 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8例, 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5例, 阳性检出率为63.1%。
2. 2 ERCP检查结果 65例患者行ERCP检查, 结果提示: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扩张25例, 胆总管结石不伴扩张10例, 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12例, 胆总管结石伴胆管肿瘤4例, 胆总管炎性狭窄8例, 阳性检出率为90.8%。
3 讨论
胆管微小结石又称胆泥、微结晶病、假性结石等, 是一种沉淀于胆汁中颗粒状固体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是由胆固醇结晶、胆红素钙颗粒和其他钙盐组成[3]。胆道微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但在一定条件下, 胆道微结石可导致相应的症状和并发症, 如胆管炎、胆绞痛、甚至急性胰腺炎, 但由于微小结石体积小, 常规检查难以发现, 故检出率较低。
胆管微小结石的形成是由于胆囊粘膜功能和胆囊动力异常所致, 微结石的进一步聚集、沉淀可以形成胆结石, 胆结石溶解后可再次形成微结石。胆道微结石由于体积微小, 一般不引起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