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KP联合唑来膦酸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研究
PKP联合唑来膦酸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PKP联合唑来膦酸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58 例,其中PK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 27 例(A组);仅行PKP治疗31例(B组)。 结果:治疗前 2 组间 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恢复更优。结论:PKP治疗术后联合唑来膦酸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折及骨质疏松引起的并发症及不适感疗效显著。
关键词:PKP;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KP joint azole phosphonic acid treated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Analysis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58 cases of PKP holds jointly azole to phosphonic acid treatment of 27 cases (group A); Only line PKP holds the treatment of 31 cases (group B).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DI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group A better recovery. Conclusion: PKP holds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bined azole phosphonic acid and anti osteoporosis drug complications and discomfort caused by fractures and osteoporosis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words: PKP;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The curative effect
pkp治疗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目前已经运用于临床且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这种治疗方式费用较高,患者对其疗效期望值也随之偏高,因此部分患者可能会对其疼痛控制效果并不满意。本文基于这一背景,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pkp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58 例患者,男 17 例,女 41例;年龄63~72岁。劳动、生活中跌伤 21 例,车祸伤 15 例,锻炼受伤 6例,无明显原因 16例。患者均有明显胸背、腰部疼痛。PKP联合唑来膦酸等药物治疗27 例( A组),共30椎。仅单纯行PKP治疗31例(B组),共31椎。2 组在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1.2 纳入标准 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单纯压缩骨折,导致胸腰背部疼痛,CT、MRI 显示椎管后壁完整,无神经根及脊髓受压,MRI示伤椎 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椎体压缩程度:胸椎≤50%,腰椎≤70%;排除椎体占位病变等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1.3治疗方法
1.3.1 PKP联合唑来膦酸等药物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pkp联合唑来膦酸治药物模式,首先令患者在治疗床上仰卧,扑上消毒铺巾,通过C臂机透析患者胸腰椎状况,做失状位以及水平为定位,标记患者椎弓根及椎体的猫眼。为患者局部麻醉,麻醉药物使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通过pkp成套器械在标记点外侧十五毫米位置,将套管穿至锥体。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每一步都需要建立在C臂机的监视之下,并保障椎体终板与X线投照方向处于平行状态。观察侧位状态,若已经显现针尖到达椎体后缘,正位针尖处于椎弓根银的内侧缘,则可确保进针方向处于正确状态,可继续深入2-3毫米。将内芯取出,可建立一条工作通道。通过骨钻沿着建立的工作通道刺入椎体内,并持续向前2-3毫米,将骨钻拔出,有效将压力注射装置连接并将球囊记录,从侧位透视其理想位置,处于椎体前3/4位置。为患者注入显影器,在连续透视下缓慢地将球囊扩张。持续加压到50 psi,将内芯取出,以便于球囊能够在椎体中有效扩张,扩张压力需控制在250 psi之内。观察患者椎体高度,直到恢复满意即可停止加压并将造影剂抽出,将球囊撤出,通过C臂机监视,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此时骨水泥处于拉丝期,查看骨水泥在椎体中的状态,在到椎体后缘处时即可停止灌注,之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