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技术及柔性OLED性能缺陷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LED技术及柔性OLED性能缺陷研究

OLED技术及柔性OLED性能缺陷研究   摘要:OLED凭借其在厚度、视角以及在发光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目前平板显示技术开发的重点。首先简单介绍了OLED的结构、发光原理、驱动电路、发光材料等基本概念。重点针对柔性OLED,阐述了它的优点、缺陷,并进一步对其性能的改善做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柔性OLED;性能; 改善   中图分类号:TN304 文献标识码:A      The OLED Technology,The Performance and Deficiency of Flexible OLED   CAO Yan1,2,WANG Hui1   (1.School of Electronic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2.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OLED depends on the superiority of thickness, angle of view, luminous efficiency becomes the key of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luminescence principle, drive circuit, luminescent materials of OLED simply. The main point is the performance and deficiency of flexible OLE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rformance.   Keywords: OLED; flexible OLED; performance;improvement      引言      21世纪是3C,即通讯(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与消费性电子器材(consumer electronics)的时代,处于这样的时代,人们对平面显示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面显示器,从几十英寸的广告牌到一英寸以下的手机显示屏都有,包括了STN-LCD(超扭转向列式液晶)、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以及PDP(等离子平板显示)等各种显示器。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开发最晚的,但目前它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以及最有可能取代LCD的显示器。相对LCD,OLED存在许多优势:驱动电压低(10V以下);自发光、无需背光板、耗电量大大减少;视角广,达170°以上;反应时间快,约为10~100ns;不存在LCD的残影现象;可采用全彩制作,包括RGB三原色制作和白光制作;亮度可高达10,000cd/m2;高发光效率约16lm/w;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可制作大尺寸与可挠曲性面板;可使用温度范围大;制程简单,具有低成本优势等。   具有以上众多优势的OLED显示器,不存在从侧面看不清楚的问题;也不会有LCD影像残留及画面跳动的情况;不但便宜,而且省电;相对于LCD,颜色更鲜艳,对比更鲜明,而厚度小于2 mm的全彩面板更是只有OLED才能做到。      1OLED的基本结构及发光原理       OLED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用ITO(氧化铟锡)导电薄膜作阳极(正极板),金属作阴极(负极板),中间淀积一层有机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其中的空穴、电子传输层是为了提高发光效率而增加的。OLED利用外加电场使空穴和电子分别从正、负极板注入到空穴和电子传输层,再由传输层迁移至发光层,在发光层相遇形成激子,激发发光分子,发光分子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1],如图1所示。其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发光层材料,所以可以通过改变发光层的材料而得到所需要的颜色。                  2OLED的驱动技术      OLED的驱动方式有主动式(即AM-OLED有源驱动)和被动式(即PM-OLED无源驱动)两种。驱动的电路设计原理如图2所示。无源式驱动电路主要用于小尺寸面板的驱动,这种驱动方式工作在高脉冲电流下,这会使得像素的寿命缩短,而且其分辨率较低,但它的制作成本较低、而且工艺简单。与无源式相反,有源式驱动电路成本比较昂贵、制作工艺也相对比较复杂,但因不需在高脉冲电流下工作,所以效率较高,寿命也较长,主要用于大尺寸、高分辨率、高信息容量的全彩化OLED显示产品[2]。      3OLED的发光材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