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从赛博格存在意义展望后人类主义时代.docVIP

攻壳机动队从赛博格存在意义展望后人类主义时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攻壳机动队从赛博格存在意义展望后人类主义时代

攻壳机动队从赛博格存在意义展望后人类主义时代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接连打败人类世界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和柯洁,“索非亚”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类人机器人。人们开始更加广泛讨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影响和可能性。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程序和产品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幻类小说和电影在很早之前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充满人工智能和赛博格的世界,哲学领域也早已开始探讨后人类的问题。其中《攻壳机动队》是一部公认的具有深厚哲学内涵的作品,它预见了伴随科技发展,赛博格出现之后人类的主体性危机,并探讨了科技与生命、存在与认知之间的众多问题,本文以《攻壳机动队》为例,探讨赛博格视角下的“生命”内涵与存在价值,对后人类主义时代进行展望和思考。   【关键词】《攻壳机动队》;赛博格;后人类主义;人工智能;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84-02   1995年由押井守执导的《攻壳机动队》,是一部极具哲学意蕴的百科书式的科幻动画电影,2017年推出了真人版电影。这部作品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人类科学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赛博格出现之后人类的主体性危机,从而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后人类时代,探讨了科技与人伦、道德与犯罪、赛博格存在的意义等哲学问题。正如电影开头所描绘的:“在不久的将来,企业网络遍布全球,光与电子穿梭万物之间,然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仍然不会抹去国家与民族的存在。”   如今我们生存的时代,不正是这样的一个镜像吗?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2016年和2017年接连打败了世界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和柯洁;美国汉森公司研制的?人女性机器人“索非亚”,在2017年10月取得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并且在全球各国开启演讲,参与各种活动。纵观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被互联网、大数据等包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设备已经走进平常人的生活。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了。毋庸置疑的是,科技进步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高速变革,人类难免有所警惕: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巨大的隐患甚至打败人类,从而取代人类。如此也带来日益技术化的深入争论:技术是否可以取代人类?信息时代人类被技术裹挟的进化,是否是一种异化?   一、赛博格的“生命”内涵   “赛博格”即Cyborg,来源于控制论和有机体(cybernetic organism),这个名词是在1960年由曼菲德?E?克莱恩斯(Manfred E. Clynes)与内森?S?克莱恩(Nathan S. Kline)提出,最初用来设想人类在未来星际旅行中需要克服人体机能的局限,而在人体中移植辅助的神经控制装置。后来这个概念被扩大,指为了让生物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将人体与非有机体拼合而成的新的生物形态。包括“义体人类”或“机械化有机体”。简单来说,以机械代替人体的部分组织或者功能,同时以大脑与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操控。这原本是一个科幻概念,且不断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出现,但电影将这类赛博格形象艺术处理后可视化了。例如《攻壳机动队》中的草?S素子,是典型的“义体人类”。除了脑部,草?S素子身体的其他部位全是机械改造的“义体”,而与此同时还配备了一个可以接入全球网络的“生化副脑”。这是标准的赛博格。   在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中,导演押井守集中探讨了人与机器、人的意识与人工智慧的矛盾关系,以“赛博格”阐发“后人类”时代可能会遭遇的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对立问题。 《攻壳机动队》的主人公素子喜欢深潜,她在深潜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孤单、寂寞甚至死亡的感觉,每次回到水面,她都觉得是“重生”,那是一种“活着”的感觉。素子作为拥有人类大脑却没有记忆的义体人,她的困扰是作为一个人的思考,她的思考带动了她个人意识的升华,使她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我是谁”“生命是什么”是主人公在影片中的追问。   《攻壳机动队》中还有一个拥有“自我”、认为自己是生命体的傀儡师。但傀儡师不同于义体人素子,它是一个完全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没有实体存在的电脑程序,这个被用于进行情报工作的电脑程序在网络中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慢慢变得不受控制。傀儡师宣称自己是网络中诞生的“生命”,并要求政治庇护,政府官员认为它只是一段可以自我储存的程序,以荒谬之名拒绝后,它开始阐述自己对于“生命体”的看法。傀儡师认为:“人类的DNA也不过是一段被设计用来自我储存的程序。”生命的诞生是信息洪流中的一个节点,就像生物学中DNA于人类的生命意义也是一段独一无二的构造系统。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素子在电影中是拥有人类大脑的义体人,她说:“个人意识的升华是意识到自我存在。同时也将我限定在自我之中。” 那我们存在的依据是人格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