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抟同源词浅析
抟同源词浅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抟”的同源词及阐发“抟”的词义引申脉络上,认为王力的《古代汉语》对“抟”的注释欠妥当,当训为“环绕”即可。
关键词:古代汉语;抟;同源词;注释
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2-0077-02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面简称《古汉语》)[1]被学术界广为推崇。该书自1962年初版,到2003年6月第36次印刷,总印数已经超过160万册。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富金壁先生说:“此亦情理中事,它的主编和编写者都是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界的元老、领军人物,一流的著名学者。了一先生设计的体例,文选、通论、常用词三大部分的框架,就别巨匠心;选文宏富而有代表性,汇精粹于一编,示学者以门径;文选注释、通论、常用词部分的撰写,深入浅出,精辟扼要:无不体现了编者高人一筹的见地、渊博的学识与朴实无华的科学态度……筚路蓝缕,鸿篇巨制,难免有疏失、遗漏。”[2](P1)信哉斯言!笔者在既学又教《古汉语》的过程中,亦有同感。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拙文对《古汉语》一注释的失当之处,提出己之愚见。下面的一例是从《古汉语》中择出的,试作分析,求教于编者与读者。
《古代汉语#8226;北冥有鱼》:?C之言曰:“?i之徙於南冥也,水?羧?千里,?环?u而上者九?f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唬?指?h?@着?w向上空。扶摇,旋风。”
笔者认为:《古汉语》对“?弧弊⑹颓吠祝?注文有画蛇添足之嫌,仅注为“环绕”即可,不必增词为训。富金壁先生也指出:“‘抟’(笔者按:“?弧毕衷诩蚧?为“抟”。)并无‘环绕着飞向天空’的意思;况且,这样解释,‘抟’与‘扶摇’语义无法关联,也与‘而上’语义重复。”[3](P90)不过富金壁先生释“抟”为“拍击”[2](P90),恐更殊失其义。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下面“抟”的同源词:
?!?F(团)、?唬ㄞ遥?、?i、?a、?、?ぁ?`、?H
以上一组同源词共同核心义素是“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骸端滴?#8226;寸部》:“?#?六寸簿也。一曰:?#?纺?!!薄傲?寸簿”恐非本义。徐灏笺曰:“当以纺?N?本义,收丝之器谓之?#?其锤谓之缶?]。谓之?U撸?以其圆转收丝也。”可见“?!痹?“圆”义。《周礼#8226;地官#8226;大司徒》:“其民?6?长。”郑玄注:“?#?圆也。”汉#8226;董仲舒《春秋繁露#8226;三代制质文》:“至汤,体长?#?小足,左扁而右便。”
?F(团):《说文#8226;囗部》:“?F,圜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许书?A圜?三字不同,今字多作方?A。”《玉篇#8226;囗部》:“?F,圆也。”《墨子#8226;经下》:“鉴?F景一。”孙诒让《墨子间诂》:“盖谓鉴正圆则光聚一。”“?F”又作动词用,指把东西揉弄成圆。如汉#8226;崔??《四民月令》:“齐人呼寒食为冷节,一?D为蒸饼样,?F枣附之,名曰枣糕。”又《齐民要术#8226;造神麴并酒》:“?F之人,皆是童子小儿。”茅盾《尚未成功》:“拿起那张写了题目的原稿纸,大书着‘生活该死’四个字,就团皱了,丢进了字纸簏。”“?F”又进一步引申为“环绕、围绕”等之义。如唐#8226;李贺《屏风曲》:“?F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今蝉。”明#8226;朱鼎《玉镜台记#8226;拘温家属》:“众兵?F住温家,一个个都?玻ò螅┢鹄矗?不可走了一人。”《清朝野史大观#8226;夏侍郎窘迫》:“每日早晚二餐,诸人?F坐而食。”笔者的方言中仍有此说。“?F”又作“?!薄H缍鸥Α冻踉隆罚骸鞍德?菊花?!!背鹫作∠曜?:“朱注:《韵会》?F,或作?!!庇帧都?韵#8226;桓韵》:“?F,《周礼》作?!!崩?见上文。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8226;囗部》中也认为“‘?F’通作‘?!?”。“?F”又假借为“?弧薄H缰炜ド?在《说文解字通训定声》中云:“?F??借为?弧!?
?唬ㄞ遥?:《说文#8226;手部》:“?唬?圆也。”此注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弧笔切稳荽驶故嵌?词,其实两者兼而有之,这跟古人的语法观念很有关系。但段玉裁并没有体会到古人这种观念,故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没能自圆其说。段氏先改《说文解字》原文为:“?唬?以手圆之也。”很明显这是“?弧钡亩?词用法;但又在该字注云:“凡物之圆者曰?弧!闭馊词恰?弧钡男稳荽视梅āR虼瞬环掣淖帧!?弧钡男稳荽省⒍?词用法在古书都有用例。先看形容词用法例:《周礼#8226;考工记#8226;梓人》:“?簧矶?鸿。”郑玄注:“?唬?圆也。”《楚辞#8226;九章#8226;橘颂》:“曾枝剡棘,圆果?毁狻!蓖跻葑?:“?唬?圆也。楚人名圆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