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与汉代士人生活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与汉代士人生活价值

清与汉代士人生活价值   摘要:“清”在汉代主要是用来描述和评价人物道德品行的一个概念,自西汉晚期,尤其是东汉开始广泛使用。它代表着士人的一种人格状态,这种人格意味着对于以物质财富为核心的世俗利益的限抑性态度和行为。“清士”以重道轻利的儒学原则为思想依据,身体力行“廉洁”和“清醒”的行为准则。他们的称名于世,体现着对于越来越严重的以沉迷物欲为主要特征的贪浊污秽的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加以净化的时代要求。“清”在汉代逐渐复合为“清廉”“清醒”与“清高”,成为士阶层所特有的人格品性。   关键词:“清”;士人;人格;风范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9-0149-08   在中国悠久的古代文化中,“清”是一个用来描述和评价人物品行和美学风格的常用词。就像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概念一样,“清”的内涵和外延相当不确定,其意义在逐渐生成和积淀中又往往随时有所偏侧。大致说来,它在汉代开始较为广泛地为士人所用,当时主要指向道德价值,代表着士人的一种人格状态,这种人格意味着对于当时社会群体趋骛世俗利益不良世风的一种限抑性态度和行为,而所谓世俗利益又是以物质财富的无规则追逐为核心。   一、“清”:以对物质利益的淡然为核心   作为一个用来描述人格状态的词汇,“清”在先秦时代已经开始使用。“清”本指水的澄澈,“??而后明,故云??水之貌。引申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①。西汉晚期,“清”的引申义开始广泛使用,“清”被较为普遍地用来称赞人如水一样澄澈洁净的品行。《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集中描述了若干士人:唐尊封侯贵重,历位公卿,然“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郇越将其家财千余万,分施九族州里;郇相尝征为王莽太子四友,死前叮嘱其子孙不受包括太子在内的师友馈送;还有以廉直闻名于世的郭钦、蒋诩,以及儒生栗融、禽庆、苏章、曹竟等,皆去官不仕王莽。在《汉书》的描述中,这些被称为具有“清节”“清行”“清名”的士人,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性:不怀禄,不耽宠,不贪恋官爵名位,不看重资产财富。换言之,作为一种道德洁净,“清”集中体现为对经济、政治的现实利益能够恬然以处。   “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②作为一种对人物品行的新的描述和评价,“清”在士阶层内部持续产生影响。东汉初期位在公辅的范迁,有宅数亩,田不过一顷,又将仅有的家财让给兄子,以至家无担石储,有“清行”之称③;王稚“清行不仕”④。东汉政权鼓励士大夫砥砺名节,甚至在官吏选拔中增设了“高节”“清白”一类的科目,“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以后,复增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之属”⑤。官吏选荐中浓厚的德行色彩,无疑应和并强化了东汉士人对道德律令的体行。   “清”之为德,在东汉显现出进一步广泛、深化的趋势。一些士大夫在个体行品上表现出严正不苟的洁身自好。在《后汉书》的大量描述中,不慕荣利,廉洁不贪,贫约守志,含菽饮水,等等,都往往关联着处士或仕士们各种清俭自守的事迹。宋弘“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⑥。李恂任职“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清廉无所受,后免官,“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年荒岁饥,“拾橡实以自资”⑦。李咸与之相似,“自在相位,约身率下,常食脱粟饭、酱菜而已。……以老乞骸骨,见许,悉还所赐物,乘敝牛车,使子男御。……家旧贫狭,庇荫草庐”⑧。杨秉“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故吏?V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以廉洁称”。其家曾十分贫??,至并日而食,而杨秉本人不改清俭本色,不饮酒,不肯续弦,曾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⑨他们极力克制或减少物质需求,常常使自己和整个家庭的生活仅仅维持在最低水准上。他们拒绝不择手段地谋取个人私利,“(刘)陶既清贫,而耻以钱买职,称疾不听政”⑩。而在士大夫越来越活跃、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律己自重,不广交,不妄接,尤其是不为了个人升迁、荣耀而结交权贵势要,也可谓清德。“君子在世,清节自守,不广结从,出入动作,人不附从。……行操益清,交者益鲜。”B11井丹“性清高,未尝修刺候人”B12。前引之李咸“不与州郡交通。刺史、二千石笺记,非公事不发省”B13,无非也是要在复杂的政治关系中保持个人的节操。因此,交?n“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B14,正好从反面肯定了“清”乃是指人在物质财富、官爵地位和与之相关的人际交往上的淡泊。   “不求无益之物,不蓄难得之货,节华丽之饰,退利进之路,则民俗清矣。”B15作为社会愈来愈流行的一个价值概念,“清”意味着人在恪守其道德修养的前提下,对富贵利达的淡然和轻视,也就是对经济和政治这两方面世人孜孜以求的现实利益的尽可能超脱。总之,不求富,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