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熙宁变法中政府管理思想探究
熙宁变法中政府管理思想探究
摘 要: 北宋时期的“熙宁变法”是以经济改革为主、政治改革为辅,其措施主要有青苗法、均?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建立中央财政机构和改革教育选举制度等。改革措施适应北宋社会和人民需要,有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解入不敷出的窘迫局面。变法改革中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对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政府治理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熙宁变法; 政府管理; 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4.013
北宋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过两次大的变革,即范仲淹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其中王安石变法自1069年(熙宁二年)开始,至1085年(元丰八年)结束,亦称熙宁变法。这两次大变革是北宋时期的两次大变法,二者的变法主张由于多种原因,或推行后落得失败的下场,或由于阻力太大未能实行,虽然他们的改革都以失败告终,但对后世仍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古代改革者的思想,给后世决策者提供一些政策借鉴和思想启迪。
一、“熙宁变法”提出的背景
宋朝自1043年到1069年这二十六年间出现了两次变法,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各种弊端。宋太祖建国后一直与各割据势力处于交战状态,直到974年大败南唐之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使得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矛盾逐渐上升;苛捐杂税名目众多,农民负担不断加剧;由于科举制度盛行,录取的官员较多,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大量招募士兵导致出现冗兵现象;对外无法抵御辽国进攻而签订“檀渊之盟”、向辽国上缴“岁币”,对内无法镇压农民起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范仲淹改革和王安石变法是为挽救北宋社会危机,从根本上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而开展的改革运动。
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人,生前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1]1072范仲淹是王安石父亲的同年友人,两人的年龄相差三十多岁,所以“熙宁变法”也或多或少体现着范仲淹的经济思想。
二、“熙宁变法”的主要举措
北宋前期范仲淹的改革是短命的,是北宋王朝为挽救社会危机所做努力中的“昙花一现”,在推行一年之后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是继庆历新政之后的第二次努力,其经济措施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了范仲淹改革的所有经济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定的创新,在政治方面革新了教育和人才选拔机制。“熙宁变法”的经济措施有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政治方面的措施主要体现在教育和选举方面。政治经济各措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涉及农业、税制、物价权、水利、土地制度、人才管理等各个方面,就此而言,不能说熙宁变法只是财政,应当说其既是财政也是民政,而且这些措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升国家实力。
(一)经济举措
1. 青苗法
北宋政权建立之后,为调剂粮价、救济灾荒而设置常平仓,在常平仓推行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其最初的作用接近于完全消失,故有名无实。王安石参照地方官员在常平仓有名无实的情况下采取的各种方法(主要是李参在陕西实行的贷钱还谷的方法),于1069年(熙宁二年)秋颁布青苗法。青苗法是改良版的常平仓法,也可以叫做新常平法。其规定是:凡遇五谷丰收之年,为怕“谷贱伤农”,即由各州县政府酌量提高谷价,大量收籴;凡遇灾荒饥馑之年,为了照顾灾民,州县政府即再以比市价稍低的价格将仓中存粮大量粜卖。[2]96在丰收之年,粮食供给多于需求,粮价下跌就会产生‘谷贱伤农’现象;相反,歉收之年粮食供不应求,粮价上涨。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损害百姓的利益不利于稳定物价,更不利于社会稳定。青苗法的实施有利于在青黄不接时保证农民有所食,缓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方面,青苗法由于实施不力孕育了高利贷的滋生,成为后期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的一种手段。
2. 市易法
市易法是于1072年(熙宁五年)年3月公布和实施,以西汉桑弘羊提出的‘平准法’为参照而建立的。市易法主要把大型商业城市中市场物资的“开阖敛散之权”(即对物价起落的操纵之权)由富商转至政府,这样才能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又保证中小商贩的既得利益,并且朝廷在干预的同时也能分得一杯羹。富商对物价行操纵之权时会考虑少数人的既得利益而使物价居高不下,反之,政府为维护封建统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在定价时会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统一定价。市易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城市商业兼并的情形,对改善北宋“积贫”现象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市易法是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集权为最终目的的,在推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阻力未能继续实行。市易法触碰了封建保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楼梦》中的文化娱乐与艺术表达.pptx VIP
- TZHYL-智慧医院医用耗材 SPD 供应链风险控制指南.pdf VIP
- 数据挖掘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docx VIP
- VDA6.3潜在供方审核P1.xlsx VIP
- 电力公司线路工程资料移交清单 .pdf VIP
- 黑龙江 2023年兽医实验室考试:兽医实验室技术理论真题模拟汇编(共285题).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商务服务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第10课 相互了解 相互尊重 教案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df VIP
- 2025年七年级数学(上)第1单元《有理数易错题练习》及答案 .pdf VIP
- GB_T 20394-2019 体育用人造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