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牺牲――一则关于末世拯救寓言
牺牲――一则关于末世拯救寓言
《牺牲》是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在病痛中完成的最后一部电影。这部绝响之作是献给现代文明的一首悲壮挽歌:走入歧途的时代,无穷扩张的物欲,人类精神家园的濒临崩溃和几近毁灭,灾难行将来临之前,主人公毅然以自己的牺牲来寻求拯救……
在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里,末世与拯救,精神的迷失以及相对应的家园找寻,是他贯穿一生的创作母题。“现代人不愿意牺牲,纵然真正的自我肯定唯有通过牺牲才能表现。我们已经逐渐遗忘这一点,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逐渐失去所有人性的感应。” “我的兴趣主要在于能够牺牲自己和其生活方式的人物――无论他的牺牲是出于精神价值的名义,还是看在别人的份儿上,或者是为了自己的救赎,抑或基于以上原因种种。这种行为的基本特质在于,排除了构成所谓‘正常’行动的自我私心;它也驳斥了物质主义者世界观的法则。它往往既荒谬且不切实际。不过――也许正因为此一理由――循此途径行事者遂能导致人类生活上以及历史进程上的根本变化。”在这里,塔氏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人类救赎的中心主题,同时包含了大师自己终其一生的探寻背后精神层面的对真理的追随及深切感恩,就像他对自己身份的定位:“艺术家向来是个臣仆,永远为了偿还神迹所赐的天赋而努力”。
影片《牺牲》的故事架构并不复杂,好像世外孤岛的场景,七八个人物聚集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主人公亚历山大在退出演艺生涯之后携全家来到这里,他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再登舞台的原因是,“我有点羞于模仿别人――不想在舞台上假装诚实”。他深感物质主义给人们精神、道德家园带来的损害和毁灭:人们对自然充满敌意,在她面前举起“狼牙棒”; 同样在人和人之间,也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武器对准对方。“人总是疲于奔命,防范着别人,防范着他周围的大自然。他总是强迫大自然,由此导致了一种建立在暴力、强权、恐惧和依附之上的文明。所有被人们称为技术进步的东西一向只用于生产一种标准的起居设备……”在看似强权的背后,实质上恐惧已经蔓延至内在的最深核心。这种恐惧在家庭成员一起观看电视上播报核战争来临时,体现得尤为淋漓。亚历山大于惊恐中独自向上帝发出内心的呼叫:“上帝,在这样困难的时候把我们送到这里,请不要让我的孩子死去,也不要让我的朋友、妻子死去……” 为了能够阻止这场最后发生的和足够将人类和地球摧毁的核战争,亚历山大对着上帝发誓:“如果需要,我可以把一切都奉献给你,我将要放弃我生活中的一切,我多么想从那种压抑、使人难以忍受、让人心灰意冷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上帝,帮助我,我将信守诺言,我的上帝。”
塔尔科夫斯基曾阐述这部寓言电影最初源于一个传说,说的是主人公和一个女巫共度一晚而治愈了自己的癌症,他在影片中仍然保留了这个情节。女巫是亚历山大家的女仆玛丽亚,他们共度一晚对亚历山大和玛丽亚来说,都有着为了信念而自我牺牲的意味。对亚历山大来说,则是割断过去,带有解脱的味道,或者与真理的彻底合并。就在亚历山大向上帝起誓之后,邮差带来的这个启示令他深信不疑,虽然也有着恐惧不安的味道。在影片的最后,亚历山大点燃了自家的房子。在对自身的毁弃之后,他继而毁弃了自己的居所,完成了对上帝的承诺。在这里,“他所居住的处所,就我们借由人生经验而得的概念而言,已成为一种稀罕、特殊的对比,我敢说,那是一个现实格外有力地存在着的场域。”房子于此几乎演变成主人公过去式经验和心理阴影的集结,带有桎梏的压力,而它在大火中的烟云消散更带出一种涅的意味。影片在结尾处呼应了开头的场景,小男孩吃力地提着水桶给那棵枯树浇水。因为“如果人每天在同一个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换句话说,就是系统地、有规律地重复某一个固定的动作,那么,世界就会变化!事物就会变化!而不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影片《牺牲》中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亲近东方的思想,这在他的晚年有比较明显的反映。他说:“东方较之于西方更接近真理,但西方文明却以其物质主义的生活需求吞噬了东方。”《牺牲》中,主人公亚历山大在房间里一直放的是日本音乐,那棵亚历山大种的树也是日本树种。最后一场,主人公穿的衣服后背上就带有中国的太极图案。医生维克多要移民澳大利亚,而承载了塔氏理念的亚历山大则相信他和儿子“前生住在日本”。如果要更好地理解塔氏的影片,需要回到其母体文化的根上一探究竟。俄罗斯夹在东西方之间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思想性的与众不同。别尔嘉耶夫曾说:“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它将巨大的东方西方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和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俄罗斯人仿佛站在存在的秘密面前,从实质上思考着所有问题,而承受着自己过去的重担的西方人却过分地在文化反映中思考一切问题。这就是说,俄罗斯思想更新鲜和更直率。” 格罗莫夫则说:“俄罗斯哲学是苦难和顿悟的哲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