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价值都在种子上.docVIP

我生命价值都在种子上.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生命价值都在种子上

我生命价值都在种子上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主要应该装中国粮”。   中国粮必须用中国种,干了30多年玉米种子研究至今仍然激情满怀的番兴明乐呵呵地表示:“我这辈子除了玉米还是玉米,现在是它,退休以后还是它,直到生命结束。”   “玉米是一种神的礼物”   尽管搬进了崭新的办公室,但番兴明仍不忘在其间放上一箱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研究对象,也是他一生的寄托。   面对自己向往的职业,时间长了有人会厌倦,可番兴明不会,而且总是乐此不疲。   他出生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个教师家庭,母亲是一名生物老师。小时候虽然也要干一些上山打柴的活计,但他更喜欢看书。《爱因斯坦传》、《第二次握手》,他都看得爱不释手。   他也想当一个科学家。   1979年,番兴明第一次高考,他考上了德宏师专,想着毕业后去当老师,与自己的科研梦想相去甚远,他放弃了。   第二年,番兴明以梁河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高高兴兴到校报到以后,他发现自己是全班最低分,老师也担心他是否跟得上。   山区娃娃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服输,他学得十分刻苦。   第一学期结束,他的数学考了100分满分,全校第一。更为难得的是,来自偏远地方的番兴明,英语成绩同样名列前茅。   大学毕业,番兴明选择了云南省农科院,当他从昆明黑龙潭坐着小马车好不容易来到位于龙头街的农科院时,陈旧的房屋、漫天的尘土、落后的设施让他有些沮丧。   看着办公室里的一双水鞋、一台计算器和一把卷尺,番兴明实在看不到科研的方向。那时的龙头街之于昆明市中心,仿佛荒郊野外。番兴明每天的业余活动,除了打篮球,就是看书睡觉。4年的时间,爹妈除了觉得儿子的工作没意思,更担心连对象也找不着。   在大把的时间里,番兴明从没落下的,就是英语。   1988年,机会来了。   这一年,番兴明来到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深造时,他有幸见识到了现代农业的运作过程。在那里,各种各样的玉米应有尽有,资源极为丰富,实验设备和条件堪称一流。在墨西哥人看来,玉米是作物之王,是“一种神的礼物”,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改变整个世界。那时候的墨西哥,为来访者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每天20美元的补助,来回还有补贴。这一切让番兴明觉得玉米育种“太有搞头了”。   同行的团队中,没有人研究玉米。番兴明感觉到,他和玉米的结缘,就此注定。   5年以后的1993年,番兴明所在的科研团队每年的经费只有3万元,远远满足不了研究所需。   机会又来了。   这一年,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番兴明到泰国清迈大学开展交流研究两年半。泰国是亚热带玉米种植最好的国家,番兴明得以和许多大公司、玉米专家进行交流,理念和想法都是全新的。   回来时,番兴明带回了当时最好的玉米种子。   随后,番兴明的研究团队得到云南省重点资金50万元的支持,到2002年时,他们已经有2项成果,走上了丰收之路。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每年都有成果问世。   造福于人才有价值   多年前,番兴明到文山州马关县去推广一个玉米新品种,当他钻进一户农民家里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心酸,家里只有几口锅和几床破被子,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身高一米都不到。地里种的玉米,因为品种不好,广种薄收,辛苦一年还不够养家糊口。番兴明感到震撼,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优良品种,让种植玉米的人有吃有喝。   从授粉、打塘、播种、鉴定到收获、选种,每道工序都亲自动手,番兴明像老农一样踏实,又不忘专业学者的精益求精。   “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又是搞农业科研的,我的成果让农民接受,就是最快乐的事。”   会泽县牛栏江边的高海拔乡村,由于土壤贫瘠,干旱缺水,历来只种洋芋。因为贫穷,孩子上不起学。自从推广种植番兴明培育的“甜糯888”玉米新品种以后,亩产达到1200公斤,玉米远销昆明和贵州,产值3000多元,小孩上学的学费再也不愁了。农民见到番兴明,高兴地说:“我种一亩甜糯888,就可以送娃娃上学了。”这是番兴明最感欣慰的。   “以前看不到什么成果,农民对农科人员冷冰冰的,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听说农科人员来了,村民早早准备了好吃好喝的等着,见面就夸我们的种子棒,今年的收成好。”   每年春节,是番兴明和他的团队既兴奋又烦恼的日子,农民朋友们总是在此时表达他们对玉米专家的感激之情,大到一箱水果,小到一块腊肉。   在番兴明看来,科研成果一旦束之高阁,不能为民所用,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云南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番兴明研究员及其团队主持完成的“热带、亚热带优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