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失农民一次性货币补偿实践结果
双失农民一次性货币补偿实践结果
摘 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双失”农民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通过构造“两期”效用模型分析征地货币补偿方式,首先从理论上评价中国普遍实行的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然后对实行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样本村的补偿效果进行分析,表明一次性货币补偿极有可能产生城市化过程新贫困阶层。最后进行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一次性货币补偿;“双失”农民;“两期”效用模型;非理性消费;新贫困阶层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3.006
Practical Results of One-time Monetary Compensation for Double-loss Farmers――Based on Research of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UN Yun-fen, XU Ru-zhen, LIU Chuan-yu
(School of Business,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of double-loss farmers, through constructing a two―period utility model to analyze monetary compensation for land requisition, this paper denies theoretically a one-time monetary compensation way generally implemented in China; then analyses the practicing results of one-time monetary compensation way of sample village, the result is that this compensation way is likely to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 process of new poorer segments in cities.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the briefs and points out problems which need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one-time monetary compensation; double-loss farmers; two-period utility model; irrational consumption; new poorer segments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被拆迁农民与被征地农民不断增加,通常的情况是被拆迁农民亦是被征地农民,对于这种“双失”农民(即失去住宅又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新市民的补偿就显得尤为重要(注:因为“双失”农民已全部转为城镇户口,所以也称为新市民,本文所指的失地农民如果不加说明,均为“双失”农民或新市民),从微观角度讲,这关系到“双失”农民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从宏观角度看,这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其重要性不但与补偿标准有关而且还与补偿方式密切相关。拆迁补偿和失地补偿问题学界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其中对于城市化过程中拆迁补偿的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法律、制度等层面分析了拆建矛盾及其原因,施国庆等[1]从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制度与城市房屋产权调换补偿制度2个方面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缺陷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指出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制度缺陷体现在评估方法、评估机构选择、划拨土地处理方式、政府指导的基准价格等4个方面;城市房屋产权调换补偿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差价计算与以产权调换的房屋2个方面。闵一峰等[2]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拆迁补偿价格问题、拆迁中政府的角色问题、国外拆迁制度对国内的启示等方面。徐海燕 [3]以重庆最牛“钉子户”为案例,以公共利益与拆迁补偿为核心,探讨了“物权法”第42条的解释问题。得出即使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征收私人财产也要在征收程序与对价补偿方面充分体现物权神圣的思想。公共利益具有受益主体的公共性、超越个体利益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与变动性,因而应建立由政府、利益受损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