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实指导意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生长收藏为本,注重修养心性,要有恬淡之性,饮食起居要效法天地、顺应四时。
关键词:春夏秋冬;情志;饮食;起居;阴阳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846-02
《素问#8226;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1]。论述春夏秋冬四时养生之法,几千年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中,对指导正确养生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如唐#8226;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以顺其根”;明#8226;张介宾则理解为“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至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胜之为病也”;清#8226;张志聪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春夏养阳要补内虚之阳,秋冬养阴要养内虚之阴;高士宗则又认为,“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等等。笔者参看诸家见解,结合自己读《内经》的体会,主要从情志、饮食、起居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1对情志的指导
《黄帝内经》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邪气从之。心主神明,为人身之君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疾病产生的原因多为神气内动,精神涣散不收。通过往古人与当今之人之间的比较,也能说明了疾病源于忧患,“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忄詹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素问#8226;移精变气论》)。因此,养生当首推养神,“四气调神大论”的篇名取“调神”即是此意。《说文》曰:“调,和也”,使神和谐、平和。
《黄帝内经》多处提及、强调恬淡虚无,在《素问#8226;上古天真论》中尤为突出,“恬忄炎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8226;生气通天论》也有“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等等。恬忄炎虚无,内心清静,则肉腠闭,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也能拒邪于外,因此“虽有大风苛毒”,也不能侵入人体。故无论春夏秋冬,皆以清静恬忄炎为保。然我们非圣贤之辈,难以做到清静恬淡,因此为顺应天地气节的变化,情志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春三月……披发缓形,广步于庭,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春天一阳生,木性舒展条达,故顺其舒展之性,使情志舒缓生发,勿抑阳之生发。夏天阳气隆盛,天气炎热,身热汗出。火性炎上,顺其性而使华英秀丽,呈现意气风发的景象,使气能泄而不郁,不因天气炎热而烦恼,犹如所爱在外,心中没有郁怒。秋季阳气渐收,天气转凉并干燥,此时应顺势收敛神气,保持意志安定,精神内守,不能若夏之在外。冬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所谓若有私意,心中微喜而不外现,犹如有不可告人的喜事,不惊动阳气的闭藏。四时情志,顺四时之势而变,而无太过。四时的情志能如此,可保心情舒畅,生活快乐。
2对饮食的指导
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关注多在饮食起居方面,但对于四时饮食各有见解。
有的认为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持此观点的代表是王冰,其在《素问#8226;四气调神大论》中解释为“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故以斯调节,从顺其根”。认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气根于阳,阳气阴根于,欲养其根,故应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如有的从四时生长收藏的角度考虑,认为春凉夏寒,春夏宜酸苦成,酸性收敛防暑热亢盛而气阴耗散,苦能泻火保阴;秋冬阴寒肃杀,阳虚不能化生阴精,宜祛寒邪,保阳气而养阴,秋食温冬食热,宜辛甘[2]。秋冬顺时收藏阴津,以温热性食物为主,不贪凉喜冷,以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资料员工作内容.docx VIP
- P气瓶充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doc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解析课件:2025年全国新高考二卷英语读后续写(课件).pptx VIP
- 贵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乌当组团.pdf VIP
- 图书出版合同(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正式版)D-L∕T 1770-2017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充排水技术规程.docx VIP
- 《结构全寿命维护》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VIP
- SI、PI协同的EMI分析—打印版.pdf
- Unit2 Travelling Around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