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背影中父子关系解读
背影中父子关系解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为什么父亲要坚持送‘我’?为什么父亲非要亲自去为‘我’买几个并不那么必要的橘子?以及对文中作者第二次落泪和第三次落泪的理解这三个问题出发,结合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过节,对文章进行再解读,以便更好地感悟在作者多次落泪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关键词:《背影》 父子关系 重读
《背影》自1925年发表后,声名鹊起,1930年入选国文教材。《背影》在其诞生至今近90年的历程里,其解读经历了1950年以前的春晖时代,1951-1977年间的寒冬时代,1978年以来的夏日时代。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外乎两种,一是表现了父与子之间的自然真爱。二是宣扬了父子间的充满小资产阶级感伤主义的私爱。
我认为对《背影》的解读,不能不了解“我”与父亲的过节。“我”与父亲的冲突主要有这样几次:(1)父亲娶妾,终把母亲和妹妹逼出家门(2)利用私人关系,直接支取儿子教书所得的薪资。(3)儿子欲改善关系,却拒不让儿子进门(4)借高利贷。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对《背影》进行解读。
一.为什么父亲要坚持送“我”?
父亲本来是叫旅馆里熟识的茶房陪“我”去,但最终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我认为此时父亲的心中一定已经有了离别的悲凉,与儿子这一次的离别,鉴于与儿子紧张的关系以及现实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或许再一次见面,就是死别。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在自己能走得动的时候,多送儿子一程便是一程,这与儿子独处的时刻,怎容他人占了去?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从这些连续的动作和话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很含蓄、细心的人,此时的父亲更像是“没话找话”。如果是一对关系亲密的父子或母女,总会有一些煽情的或者欢快的对话,但对父亲来说,强调安全或许是缓和尴尬气氛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方式了。
二.为什么父亲非要亲自去为儿子买几个并不那么必要的橘子呢?
大多人会解释说是因为父亲怕儿子路上口渴。在1917年,从南京到北京还是需要几天的,“我”应该会备有水或者比较容易解决喝水问题。在这里,橘子更像是一个细心的标志,单为怕儿子口渴而言,父亲买水就可以了。但剥橘子可以让旅途显得稍微不那么无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坐火车长途跋涉时,总喜欢买一堆瓜子、薯片等等来缓解旅途的疲惫与无聊,而不仅仅是靠一大瓶水来消磨时间。对于天底下任何一个父母来说,当他们逐渐变老,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在许多方面,父母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给他们无微不至、面面俱到的关怀,在思想上,他们没有孩子那么新潮、活跃,钱或许也没有孩子赚得多,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自己的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我想,给儿子买完橘子的父亲,心里一定是非常轻松自在的,就像解开了一个心结。不管他要多么辛苦才能买到这些橘子,不管这时儿子跟他说还想要什么,他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满足他。“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的轻松,是因为他总算还能为儿子做一点实在的事,而这种具体实在的事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其实窗外假如没有卖橘子的,只有一些卖干粮的或者其他食物的,他也会去买给儿子。在过马路的时候,有些主人会把自己心爱的宠物狗紧紧地抱在怀里,穿过马路,其实他只要牵着也是相对安全的,但是这一抱,抱得更深沉,唯恐有一点闪失。父亲嘱咐完“我”,不知道还能为我做些什么,买橘子就像这一抱一样,是他能想到的能再进一步表达他的关怀的方式。是否是橘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能为儿子做点事。
三.对文中作者第二次落泪和第三次落泪的理解。
文中作者的第二次流泪:“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并不单是因为看到父亲大费周折地为“我”买橘而感动落泪,更重要的是“我”想到了与父亲的种种过节。父亲过去的不可理喻的行为,与这样温情的举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所看到的父亲,怎么会是自己所认识的那个父亲呢?那个老眼昏花,缺乏判断力的,那个私自取走自己的薪资,逼走母亲的父亲?那个有着一副严厉、不可理喻的嘴脸的父亲,怎么也会有如此温和的一面?看到父亲蹒跚的脚步,“我”突然觉得父亲老了,他的脚步告诉我,他是那么地无助,他在逐渐走向衰老,有一天,他还会走向死亡……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是第二次落泪的延续。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般认为这次落泪是因为将要离开父亲而落泪,我认为不仅仅只是这样。“我”与父亲的这一别,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见,对他的恨已深入骨髓,或许一直带着这样的恨生活下去,对“我”而言是一个相对轻松的事,但父亲却以如此动人的行为撕烂了多年来编制的恨的网。“我”陷入了煎熬,相比起简单的单纯的恨来说,这种煎熬更折磨人,爱他还是恨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