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批棉花品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和通径分析
一批棉花品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摘要:对28个棉花新品系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并对主要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衣分、单株铃数、株高与皮棉产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7和0.53,果枝数与皮棉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6。通径分析表明,衣分、籽指、单铃重和株高4个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确定单铃重和衣分为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棉花新品系高产育种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棉花;农艺性状;产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6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3-0022-06
Abstract: 10 agronomic traits of 28 new cotton line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for the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lint yield were acted as we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nt yield and lint percentage, bolls per plant,plant height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59, 0.57 and 0.53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ruit branche numbers and lint yield were significan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46. According to the path analysis, lint yield was affected largely by lint percentage, seed index, boll weight and plant height. Combined with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boll weight and lint percentage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int yield, and they could be taken as the important indexes for high-yield breeding of new cotton lines.
Key words: Cotto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Correlation analysis; Path analysis
0 引言
棉花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获得高的皮棉产量是培育棉花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1]。产量性状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各性状之间彼此关联,当某一个性状改变时必然导致其他性状的变化。因此,研究各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对降低棉花新品种选育的盲目性和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皮棉产量的提高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化组合,前人已经对棉花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2-8]。但棉花的产量性状受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控制,对棉花重要数量性状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常因供试材料、试验地点和试验年份的不同而不尽相同[8-9]。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以增加产量为目的的育种方案中,重点在于提高单株铃数,增加单铃重和衣分[10-11]。但也有人认为应以提高衣分和增加单铃重为目标[2,6,12-13]。因此,作者针对以上问题,以2015年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棉花新品系比较试验的27个品系及对照品种(鲁棉研28)为研究对象,对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旨在为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28份,其中自育棉花新品系27个(用KM+数字表示品系编码),对照品种为鲁棉研28(CK)。
1.2 试验方法
试验安排在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新区杏花营镇的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棉花试验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6.0 m,行距1.0 m,小区面积24 m2,密度4.0万株/hm2。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管理水平。棉花生长期调查各品种(系)的生育时期。9月15日前后,每小区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调查农艺性状,包括株高(x1)、始果枝着生节位(x2)、果枝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