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途径应用于新生儿效果对比及临床分析
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途径应用于新生儿的效果对比及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途径在新生儿应用的效果对比,以寻求最佳置管途径。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PICC置管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上肢静脉)和观察组(下肢静脉),每组各60例,对两组出血量、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以及置管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25.0±10.0)min比(35.0±12.0)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83.3%比66.7%),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降低(6.7%比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论 下肢静脉PICC置管较安全、可行,可尝试性常规选取。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置管途径;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116-03
近年来,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用于新生儿、及低体重儿的刺激性药物输注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的疾病治疗[1]。PICC置管途径可以从上肢静脉,或者下肢静脉,新生儿上肢静脉穿刺,存在暴露不充分、送管时对体位要求较严格等缺点[2]。本研究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采用下肢静脉PICC置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120例PICC置管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上肢静脉)和观察组(下肢静脉),每组各60例。6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43例,女17例;早产儿35例,足月儿25例;胎龄170~280 d,平均(235.0±30.0)d;体重0.8~5.0 kg,平均(2.0±0.9)kg。6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42例,女18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26例;胎龄171~279 d,平均(234.0±28.0)d;体重0.7~5.0 kg,平均(1.9±0.8)kg。两组性别、胎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PICC置管方法
1.2.1 对照组置管方法 PICC导管采用美国BD公司的1.9FrPICC导管包,患儿置于预热的远红外辐射台,选择粗、直静脉作为穿刺静脉。上肢静脉置管首选贵要静脉,其次选择正中静脉、头静脉,以及桡静脉。置管穿刺时,患儿上肢保持外展状态,并与躯干呈90°角,从欲穿刺点,沿着静脉走向,直至右胸锁关节,测量其长度。严格按照置管流程,待导管尖端到达肩部时,将患儿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近肩部,使导管达到预定长度。
1.2.2 观察组PICC置管方法 术前准备同前,下肢静脉置管首选大隐静脉,其次为小隐静脉、?静脉、股静脉,置管穿刺时,穿刺侧肢体放平,从穿刺部位,沿着静脉走向,直至脐上1 cm,测量其长度。患儿置管期间,无需变换体位,严格按照置管操作流程,使导管达到预定长度。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出血量、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以及置管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血量、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2。
2.3 两组置管并发症比较
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中,与上肢静脉置管相比,下肢静脉置管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降低,这可能与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有关,因为下肢静脉相对较粗、直,相对容易定位和穿刺,长度测量也比较容易,而且,操作过程中,患儿无需进行体位变换,沿着下肢静脉深入置管时,几乎是直线注入,没有明显的曲折,直至下腔静脉中上段,整个置管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联合蛇胆陈皮口服液对婴幼儿喘息疗效及发作对比研究.doc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静脉用甲强龙治疗AECOPD对比研究.doc
-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在宫腔镜术麻醉中应用效果.doc
-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联合表面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应用.doc
- 不同剂量替米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影响分析.doc
- 不同剂量曲马多对导管相关膀胱刺激症影响.doc
-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价值.doc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doc
- 不同剂量来曲唑对11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SHBG与性激素水平影响.doc
- 不同剂量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oc
最近下载
- Q 320115 BL36-2016_PH12矿用本安型显示屏.pdf VIP
-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课件.ppt VIP
-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pdf VIP
- JGT 415-2013建筑防火涂料有害物质限量及检测方法.pdf VIP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 阅读表达解题方法及专项训练.docx VIP
- Power Up教材配套测试一级别U5测试卷.pdf VIP
- 《针灸治疗》课件——第十四节 抑郁症.ppt VIP
- 创新与融合:下一代创新药十年探索(CGT、ADC、双多抗研究报告)-医药魔方-2025.pdf VIP
- 《新闻学概论》试卷(A)2025年12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