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松对联教案
教学设计
永吉三十五中 宋丽影
课题:轻松对联之词性相对
教学目的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掌握词性相对的规则,了解工对和宽对的要求。
2、?尝试创作对联,基本做到词性相对,宽对即可。
3、欣赏楹联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习楹联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把握词性相对的规则。
教学难点:各种实词和虚词的把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歌曲《月满西楼》,试找出对偶诗句。
复习:
1、对联五规则
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 。③词性相对。④结构相称。⑤平仄相谐。
2、词性相对
??? ?所谓词性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具体说来,就是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对数量词,方位对方位词。
3、要对仗得好,就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或者说具有以下的常识。
????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首先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 (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大类。
练习(一):用12种词性的词造句
示例:他和我在校看到了一只唧唧叫的鸟,啊它真美!
关于对联的宽对和工对。?
对联按其对仗的严格程度可分为两类:?
一是工对:指对仗严格的对联,也叫严式对。?
二是宽对:宽就是比工对放宽一些尺度。就是词性对仗的通融。对联原则上必须是同类词相对应。但由于汉语的词类有些是相近的,且语法功能又是一样的,所以在创作对联时,也允许一定的通融、灵活。?
可以通融宽对的事例?
(1)叹词、语气词、象声词之间有时候可以相对仗。?
(2)名词与代词(代名词)完全可以相对仗。?
如:山若有灵就识我;水如无意莫回头===?我与头?
(3)有的形容词与动词可以相对仗。?
如?:莺歌燕舞;海晏河清===歌舞(动词)---晏清(形容词)?
关于宽对的限制?
有些特殊的词,如:数目类、实词类和表示动作的动词必须严格按照对仗要求,否则就叫失对。?特别是动词,必须与动词相对,否则就会使上下联的句子结构不同,其他词对的再好,也是失对了。失对不是宽对!?
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对修饰词语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比较严格。为了便于记忆,可概括括为:虚宽实严,修饰宽中心严?。
练习(二):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书---学,名词,意义相对;
山----海,名词,意义相对
有---无,动词.意义相反.
路---涯,名词,意义相对;
勤---苦,形容词,意义相对;
为---做,动词,意义相同;
径---舟,名词,意义相对.
练习(三):修改对联,并表述理由。
上联:东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上联:大漠孤烟直
下联:小狗尾巴弯
练习(四):尝试创作对联
二字联
春兰
细雨
月转
去伪
三字联
水底月
刀子嘴
辞旧岁
四字联
山清水秀
五字联
东风吹柳绿
青山外早莺争树
增字联
水
碧水
碧水环绕
门前碧水环绕
成语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
无孔不入—( 有隙可乘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顺藤摸瓜—(按图索骥)
寥寥无几—(比比皆是)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临渴掘井—(未雨绸缪)
腾云驾雾—(乘风破浪)
赫赫有名—(默默无闻)
将错就错—(以讹传讹)
三、总结规则·基本篇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练习(五):综合练习
做导学题纲上的十道题,做完一道,奖励一个名联趣事。并请学生平常继续搜集。
1. 周恩来总理精通文墨,诗才出众。12岁那年,周恩来去同学家玩。他的爷爷是位富有正义感,又很有学问的私塾先生。出了上句:
不为列强之奴仆。
周恩来深为老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便提笔写道:
誓做中华之主人。
2.很久很久以前某座山上有个恶和尚,恶和尚为了装点门面,请当地一老秀才为其写一幅对联。老秀才没法拒绝,于是写了一对联应付交差,上联是:“香残日落扫去凡心一点”,下联是:“炉火方尽骏马奔驰一边”。恶和尚喜滋滋地将对联挂赏。有一天恶和尚的一位稍懂文墨的朋友看了,直呼恶和尚上当了。恶和尚急问:“为何?”
朋友曰:此横批当是:“秃驴”。恶和尚当即气的呜呼哀哉了。
3.袁世凯死后,其亲信广征挽联.有一个爱国青年送来一副: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袁氏亲信们初见对联特别高兴,认为此联赞颂袁世凯千古流芳,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