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栽培密度对临豆九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
不同栽培密度对临豆九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摘要不同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与株高呈正向指数函数关系,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呈负向指数函数关系,与叶面积系数呈双曲线型增长,与大豆产量间也呈双曲线型关系;当密度为21.719 6万株/hm2时,可获得最佳理论产量3 925.99kg/hm2。
关键词临豆九号;栽培密度;产量;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5-0022-02
EffectofDifferent CultivationDensityonYieldandAgronomicCharactersofLindou 9
LIU Zheng-xueKONG Ling-guoLIU FeiLI Bao-qiangWANG JingZHOU Zhong-xinFAN Qing-feng
DING Wen-jing
(Linyi Agriculture Academy of Science in Shandong Province,Linyi Shandong276012)
AbstractEffect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density on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new soybean variety Lindou 9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nsity had positive exponential,and the negative exponential relation,to the number and the single number of seeds and the hyperbolic linear relation to the leaf area coefficient,also the hyperbolic linear relation to the soybean yield. When the density was 217 196 plants/hm2,the best theory yield might be abtained 3 925.99kg/hm2.
Key wordsLindou 9;cultivation density;yield;regression analysis
栽培密度与产量及其农艺性状密切相关。适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大豆群体对阳光的吸收利用和群体内的气体交换,对于适应不同肥水条件和产量的提高非常重要。董钻[1]、胡明祥等[2]均指出,密度是形成大豆大田群体的基础,合理的栽培群体能充分利用水、肥、气、热等气候因子,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地力[3],最大限度地发挥良种丰产潜力,实现大豆高产稳产。
临豆九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多年系圃选育成功的高产大豆新品种,组合为长叶18×临145,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11月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适宜于鲁、苏、皖、豫麦豆两作区春、夏播种植。
为了探讨临豆九号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合理掌握大田群体和促控,最大程度地发挥大豆生产性能和高产潜力,特进行该试验,以期为大豆稳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费县上冶镇姚河村,前茬为小麦。供试作物为大豆,品种为临豆九号。
1.2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栽培密度为9.0万株/hm2(A)、13.5万株/hm2(B)、18.0万株/hm2(C)、22.5万株/hm2(D)、27.0万株/hm2(E)、31.5万株/hm2(F)。3次重复,小区面积14.4m2,6行区。
1.3试验实施
前茬收获后,抢时造墒、施肥、整地、划区,人工镢头开沟播种。2008年6月9日播种。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其他常规调查适时进行。
1.4试验方法
收获后取样考种,每小区收中间4行计产。采用比较法分析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曲线回归模拟的方法统计密度与大豆形态性状(株高、叶面积系数)的回归方程,统计密度与大豆产量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产量的回归方程,结合分析评判[4-6],找出合理促控大豆农艺性状的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密度对大豆形态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密度对大豆形态性状影响很大,与处理A比较,处理E株高增加了33.4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