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膝新历史主义解读
美国膝新历史主义解读
摘要:族裔身份诉求一直是少数族裔作家孜孜以求的写作主题。华裔作家徐忠雄在小说《美国膝》中借助于主人公雷蒙德的情感历程,探讨历史语境更迭下身份政治的演变。文章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中历史的文本和文本的历史两大特征来分析小说的历史意识和身份政治。
关键词:《美国膝》;历史的文本;文本的历史
美国华裔作家徐忠雄是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圈内的一员健将,一直站在族裔研究的第一线。借助文学作品,徐忠雄一方面梳理先辈族群的真实生活,另一方面探寻适合本族群的生存道路。这一文学创作理念突出反映在他1995年出版问世的代表作《美国膝》中。小说通过华裔主人公雷蒙德的诙谐爱情故事,以小见大地谱写了华裔在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族裔身份史征程,展现了时代变迁下亚裔美国人族裔身份的历史嬗变。雷蒙德成长在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六七十年代,他铭刻族裔历史的过去,身肩族裔族群的责任,强调自己族裔身份的纯洁性,因而对自己的族裔身份比较敏感,他的生活也时刻打上了族裔的标签。经过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浸染的他既不喜欢母国的生活方式,也被排斥在白人主流社会之外。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雷蒙德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自己的多次感情以无果而告终。小说的主线围绕着雷蒙德和女友欧若拉的交往展开。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雷蒙德总是试图将自己的族裔理论对欧若拉说教,使得两人的恋情难逃破裂的命运。在经历一段时间分离之后,双方都意识到自己对族裔的认识是不足的,但是两人的共同生活和感情经历战胜了族裔特性的天堑,两人最终言归于好。在小说中,徐忠雄通过多重叙事视角记录了亚裔美国百年以来被淹没的历史,填补了美国官方历史的缝隙和空白,实现了族群历史的逾越。文章运用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理论来分析这部小说。
历史的文本性:抹杀与创伤
历史的文本性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只有凭借保存下来的文本,人们才有可能了解过去。......二是指二是指当文本转换成文献并成为历史学家撰写历史的依据时,它将再次充当阐释的媒介。”[1]44雷蒙德的先祖是十九世纪末参与修建横跨美国东西大铁路的华工大军一员。先祖华工们漂洋过海,开山凿岭,搭桥铺枕,完成了修建的艰巨任务。然而在大铁路完工的仪式上却没有华工的出现;华工修建铁路的历史事迹也未出现在美国教科书中。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华裔只是美国社会的匆匆过客,“美国人喜欢称他们为‘寄居者’,因为他们时刻在想着回归祖国。”[2]24不为美国历史所承认,因而也不为主流史学所记载。同样的事件还发生在女友欧若拉以及她朋友布兰达的家族历史中。欧若拉以及布兰达都是带有日裔血统的美国人,但是她们对上一辈发生在二战美国集中营的事情一无所知,因为根本就无人问起。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出于对日裔美国人的戒备和防范,大量的日裔美国人被“遣送”进所谓的“集会中心”,实际上是抓进拘留营,过着牲口般的生活。他们曾经对美国政府提出物质和精神的赔偿,但是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白人主流史学通过消灭边缘史学的声音,移除亚裔的文本档案,切断了亚裔与先辈的传承和过去的记忆。亚裔的先辈通过家族口述挖掘了亚裔被尘封的历史,补全了亚裔历史的空白,重新建构了亚裔自己的历史,打破白人主流史学施加的历史静音与消声。
受东方学和他者视角的凝视,白人对华人的印象定格在历史教科书上混乱、丑陋的唐人街社区。出于对白人就业机会的保护,美国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限制华人,排斥华人的法案,限制进入美国的中国人数量以及禁止和华人结婚,造成唐人街单身汉社会的特殊存在。雷蒙德的父亲伍德从小就在唐人街单身社会长大,白人都带着异样的眼光审视着他们,构建了华人生存悖论,使得“唐人街社会充斥着年老的单身汉”[2]24,模范公民并不能将华人的妻子和家庭带到美国来团聚,因为每年只有105个入境名额。在美国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法案和举措都是为美国白人主流社会服务的。在二战中,前线的兵员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征兵的不足,征召了大量的少数族裔入伍,伍德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帮把他们沦为贱民的白人打仗,但是为了证明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忠诚,还是走上前线。即使随着排华法案被取消,成为美国合法公民之后,他们也需要挥舞着台湾国民政府的晴天白日旗在唐人街示威游行来证明自己的忠诚性和立场,而在他们的印象中,“台湾是一个大多数唐人街华人都没去过的小岛。”[2]25因而,华人原有的历史充满了白人主流话语的想象、歪曲和杜撰操作,通过罗列百年来华裔生存的小写历史,重构华人自己的历史。
文本的历史性:多元身份诉求
蒙特罗斯认为文本的历史性主要是指“包括批评家文本和我们置身其中赖以研究的其他文本在内的所有写作形式所处的文化特质和社会历史环境。”在小说中,徐忠雄塑造雷蒙德和欧若拉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来阐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