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协和医院妇产科.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宫颈癌 协和医院妇产科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好发年龄为40~60岁,平均年龄52.2岁,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且易于暴露,可直接行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及活体组织检查,因而使其能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近50年来,宫颈癌的 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 一、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根据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与性生活紊乱(本人及性伴侣多性伴)、性卫生不良(如患者或性伴有性病史)、早婚、早育、多产及经济状况低下等因素有关。近年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有人类乳头状瘤病 毒(HPV)感染,主要为16、18亚型,认为HPV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如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 Ⅱ)、人巨细胞病毒(HCMV)等与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与高危男子(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曾患宫颈癌)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癌。 二、组织发生和发展 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称原始鳞-柱交接或鳞-柱交接。其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而改变。在高雌激素影响时,柱状上皮向外扩展即原始鳞-柱交接部外移;在雌激素水平低落时柱状上皮回缩至宫颈管内。这种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移位的鳞-柱交接部称生理性鳞-柱交接部。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性鳞-柱交接部之间的区域称移行带,是宫颈癌的好 发部位。 移行带区的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的机制有:①鳞状上皮化生是指移行带柱状上皮下的未分化储备细胞增生,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继之柱状上皮脱落,而被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的过程。宫颈管腺上皮也可鳞化而形成鳞化腺体。②鳞状上皮化,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其基底膜之 间,直至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而被鳞状上皮替代。多见于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 在移行带区反复变动的过程中,若宫颈上皮受到某些致癌因素的刺激,可发生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核深染,核异型,核分裂相,形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并逐渐发展成宫颈癌。 三、病理 1. 组织学分类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0%;腺癌约占10%;腺鳞癌和小细胞癌罕见。 2. 按发展过程分类 CIN和宫颈浸润癌。 CIN又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即以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为发展过程。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分为3级。Ⅰ级:轻度不典型增生 ,细胞异型性轻,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1/3以内;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1/3~2/3;Ⅲ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细胞异型性显著,异型细胞超过上皮层的下2/3或占据上皮全层。 (1)宫颈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根据细胞异型程度及上皮累及范围分为轻、中、 重三度(三级)。 (2)宫颈原位癌:异型细胞累及上皮全层,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但可累及腺体。 (3)镜下早期浸润癌:原位癌进一步发展,癌组织穿透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只能在镜下见到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或锯齿状。 (4)浸润癌:癌组织浸润间质的范围超过镜下早期浸润癌,呈网状或团块状。鳞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3级。 Ⅰ级:分化较好,即角化性大细胞型; Ⅱ级:中度分化,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 Ⅲ级:多为未分化的小细胞,即小细胞型。 3.大体病理分类 CIN、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早期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 宫颈糜烂,随病变发展,有以下4种类型。 (1)外生型(菜花型):最常见。肿瘤向外生长状如菜花,质脆,易出血,常伴表面坏死及继发感染。初期仅为乳头状突起。 (2)内生型(浸润型):肿瘤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使宫颈膨大而硬,呈桶状,表面尚光滑或有轻度糜烂。 (3)溃疡型(空洞型):上述两型进一步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或空洞状如火山口。常覆盖灰褐色坏死组织,恶臭。 (4)颈管型:肿瘤隐蔽在宫颈管内生长。 四、转移途径 宫颈癌转移途径主要有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极少见。 1.直接蔓延 最常见。癌灶向下蔓延至阴道,向上可累及宫体,向两侧蔓延至宫旁组织、主韧带、阴道旁组织,甚至达骨盆壁,向前后蔓延侵犯膀胱或直肠。 2.淋巴转移 是浸润癌的主要转移途径。分一级组(宫旁、宫颈旁、闭孔,髂内外淋巴结)和二级组(髂总、骶前、腹股沟深、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淋巴结转移 。晚期可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 很少见。晚期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肾和脑。 五、临床分期(FIGO2000) 0期:原位癌 Ⅰ期:癌灶局限于宫颈(包括累及宫体) Ⅱ期:癌灶超过宫颈,但未达盆壁及阴道 下1/3。 Ⅲ期:癌肿扩散至骨盆壁及阴道下1/3 或(和)肾盂积水及肾无功能。 Ⅳ期:癌播散超过真骨盆,浸润膀胱、直 肠粘膜或远处转移 六、临床表现 1.症状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