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俄苏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俄苏史

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的俄苏史   摘 要: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译介时期”,是中国世界史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某种 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这一译介时期,就没有中国世界史学科后来的迅速发展。以译介时期的 俄苏史为例,可以充分展示中国世界史研究始终如一的特点和优点,那就是关注现实,积极 投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努力做到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完美结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经世致用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明确这一点,对当代中 国历史科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世界史;译介;俄国史;苏联史; 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59-8095(2006)04-0110-08      中国世界史研究萌生、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主要阶段: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世界史研究开始萌生,这和当时中国抵御西方列强入侵,“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联系在一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下,中国世界史研究从“萌生开始逐渐发展,力图通过外国 “亡国史、“革命史的介绍和研究,避免中国亡国亡种的悲惨命运,寻求中国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世界史研究开始了自身发展的“译介时期,①这是中国世界史学发展史中 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外国史的大量译介,中国世界史学者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为中国世界史学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包括学术、理论和队伍的准备。20世纪中叶,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中国世界历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拟以编译时期,即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中期俄国史、苏联史的译介为例,探讨中国世界史研究发展史上的某些特点和规律性的内容,这对于发展新时期的中国世界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沙皇俄国是中国的周边邻国,与中国接壤长达数千公里,觊觎中国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中叶,沙皇政府就开始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自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进一步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中国人民对沙皇俄国侵华尤加关注。鸦片战争之后,对俄国史的介绍和研究明显增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俄国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历史。   早在19世纪中期,林则徐、魏源、姚莹、何秋涛等人就开始关注俄国问题。1878年,署名鹭江寄迹人,根据俄国的历史学著作,译纂成《俄国志略》,通过历史的叙述,揭露俄国侵华阴谋,强调对沙皇俄国应严加防范。关于这本书的资料来源,作者说明是“译录其国史之大略。该书的篇幅不大,但是内容较丰富,对当时的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按语》说:“其俄国所留心著意,无非侵占邻国地土为务。比现在形势而论,西边有英法德奥意各国,皆虎视眈眈,断不容他人有侵占之事,行之甚难。若南边虽小,有隙可乘,欲行侵占,英国必起而争之。此又不能如愿,行之亦不易。其稍可注意者惟东边耳。俄国之东界,乃我中国西北境,若不及早设防之,恐将来事机一露,即难收拾矣。俄之行为险诈,居心叵测,若视之兵戎,尚可预防,倘于玉帛礼貌而来,尤属可虑,不知其蓄意如何,更须严防为是。[1](按语)当时的一些人认为,俄国侵 华超过英国,因为英国侵略中国,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财富;而俄国却是要利用和中国接壤这一地理位置,掠夺中国的国土,扩张沙皇俄国的版图,因此中国人民要“严防为是。   《俄土战记》,汤睿译,大同译书局1897年出版。梁启超为此书作《俄土战记序》,1898年2月11日,在《时务报》发表。梁启超认为土耳其衰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内治不修和“外交不慎。这和19世纪末的中国十分相似。沙皇俄国不仅要侵占土耳其,而且“欲得志于东方者数百年,其野心始终没有改变。西方列强争霸,“并心注力于中国。在民族危机面前,清政府却“倚强盗以作腹心,引饿虎以同寝食”在国难当头之际,让中国人民将“俄土之事,悬诸国门,时时警觉,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贺良朴纂著《五洲三十年战史》,1903年由上海作新社印行。书中所述时间始自1873年,终至1902年。贺良朴强调编译该书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唤醒民众救国的意识。他认为近三十年来,“世变日深,中国之危,不可终日。20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的焦点,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编译者对俄国对华侵略尤其关注,因为“俄罗斯尤为切肤之痛,所以此书“始于俄人之侵回部,而终于俄人之据‘满洲’。[2] (凡例,自序)   1896年8月,维新派的重要刊物之一《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撰述,汪康年任经理。该报1897年9月17日、27日,连载英国人文章《俄人蚕食太平洋迤北边地考》。译者为陈贻范,未署原作者名。《时务报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