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宴饮礼仪在现代食育中应用.docVIP

中国传统宴饮礼仪在现代食育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宴饮礼仪在现代食育中应用

中国传统宴饮礼仪在现代食育中的应用   摘 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流程,而饮食礼仪在众多礼仪中尤为重要。传统的饮食礼仪不仅是为了饮食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是等级、亲疏、仪式等多重体现。饮食礼仪是中国食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传统宴会饮食礼俗的分析,找出其中与食育的相关点,为现代食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饮食礼仪 宴会 食育   中图分类号:F0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21-02   引言   201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学生和家长营养素养低,学校食育投入缺位,营养信息混乱,中小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与营养相关的疾病日趋蔓延,严重危害着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同时,食物浪费严重、饮食礼仪逐渐消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越来越多、传统“食”文化面临危机,学生食育问题紧迫。食育,是一种以健康饮食为核心内容的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身心进化的基础教育,中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饮食之礼,始于筵宴,正有“礼以筵为尊”之说。礼的文化内涵及外延极为丰厚,食礼产生之初,实为约束各等级交往的制度规范,但其中之精华,逐渐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饮食礼仪当为食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民间习俗和社交礼仪需要而举行的宴饮聚会活动我们称之为宴会,宴会饮食礼仪主要指的是筵宴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中国传统宴会饮食礼仪中的很多内容对我们今天的食育仍有很多借鉴之处。   一、宴会礼仪   1.宴会筹备之礼。   (1)宴会准备。中国历代,宴会名目繁多,从先秦时期的“燕礼、飨礼、食礼”,到唐宋时期的“谢恩宴、宋徽宗茶宴”,再到明清时期的“千叟宴、民间礼席”宴会的主办者均会倾尽全力,认真准备。   宴饮活动的准备主要涉及:时间、地点、受邀人、邀请、筵席菜单、宴饮环境布置、宴饮礼仪、宴饮表演及其他事项。主人将根据本次宴饮活动的主题做充分的准备。   (2)宴会邀请。确定了宴饮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后,邀请就成为宴饮活动的重要工作。传统正式宴饮,必须要有正式的请柬。请柬原称“请简”,古时纪事以简,最初以竹为简,后逐渐变化为绢和纸质的短小信札。请柬在古代是一个传情达意的一个重要工具,表现个人的文雅礼节。   无论客人距离远近,准备好合适的请柬后,邀请人都要登门拜访并呈交请柬。受邀人一般应在收到请柬后,用回帖表达是否赴宴,以便于主人做准备。转送请柬是极不礼貌的一种方式,不能委托他人代送请柬。一些非常正式的宴饮活动在活动前一日还会派送一贴附上定制的菜单,以便告知客人主人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客人也可以对部分有禁忌的菜品提出意见。   2.宴会过程之礼。   (1)迎客。无论是在酒楼还是在家,迎客时主人必须肃客于门,主客互以长揖之礼,这一点《清稗类钞》中有详细的介绍。古时宴会举行时主人应在设宴场所的门外迎接客人,然后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奉精致茶点,等待其余客人到齐之后再引客入席{1}。   (2)座次。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筵席上的座次的安排是饮食礼仪最重要的部分。座次的排法随着就餐桌椅形式的演化有所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2}。在一般的筵席中,家宴一般请辈分最尊的长者居首席,然后依据辈分高低按约定俗成的一套座次顺序进行安排,辈分最低者居于末席。在家庭宴请中,以受邀者中最尊贵的客人居首席,而主人一般居末席。(3)上菜。古代宴会中对菜品的数量及菜品的档次有严格的要求,如汉魏时期,乡饮酒礼中饮食的数量要根据年龄来决定,充分显示了我国食礼中的尊老和敬老,在《札记?礼器》记载:“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   上菜方式在宴会也有严格的要求,在《礼记?曲礼》记载:“凡进食之礼,左肴右?u。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滦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对各种菜肴的摆放位置作了明确的描述,这样的位置安排主要是为了便于客人取用食物。   在传统的筵席中除了对摆放位置有相应的要求,对上菜顺序也有相应的规范。较为正式的筵席上将严格按照精心设计的菜单规定顺序上菜。突出主菜,讲究荤素搭配,注重就餐者的用餐体验。   (4)用餐。用餐过程是整个宴饮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饮食礼仪的核心内容。儒家孔圣人说过“食不语”,“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告诉人们吃饭时要不言语、不贪食。《礼记?曲礼》也讲了饮食礼仪:“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呸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歇醢。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大致的意思是:“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