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环境文学构建
中国环境文学的构建
摘要:把当代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与欧美文学相比较,可以发现当代中国文学中环境文学的失语。当代中国文学没有形成环境文学的整体体系与文学类别,但是挖掘其未来发展的基础与因子,可以找到构建当代中国环境文学的土壤与途径。本文从文学评论、作家创作、作品主题、读者群体四个方面提出了建构中国当代环境文学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欧美文学;中国文学;环境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3―0045―05 欧美文学中的环境文学已经基本形成了特点与文学类别,并发挥了文学应有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功能;相比之下,中国的环境文学还处于隐形状态,但存在着未来形成流派的基础与积淀,挖掘这些积淀,会在构建中国环境文学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一、欧关文学框架中的环境文学范畴 环境文学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思而提出的文学主张,他们与现实社会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进程是以破坏自然、掠夺自然资源、暂时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而求得发展,欧美环境文学即是对这一现象反思的折射。在最早的欧美环境文学中,第一个范畴是表现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自然万物是道德意向的象征。作家在抒发对自然万物的挚爱之情、讴歌生灵和人性美善的同时,往往把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作为衡量人性善恶的标准,使得保护自然生物的意识具有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家以对大自然是掠夺还是保护为参照来衡量人性的善恶。这一类作品意在指出,人只有善于理解和珍重一切有生之物,万物和谐生存、平等相处才是和谐的宇宙大同。前苏联作家阿斯塔菲耶夫(1Y24―2001)把环境道德意识作为善与恶、美与丑的分水岭,以文学为桥梁间接地为人性标准树立了一个标杆。他的长篇小说《鱼王》(1972)渗透着强烈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荣获了1978年苏联国家奖。作品的结构自由灵活,淡化故事情节,虚化社会背景,以诗意盎然的抒情议论和哲理思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西伯利亚的环境气息夺人心魄,在对动物与人的关系处理上成为环境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1970)把人与动物血脉相连,认为动物就是哺育人类的生灵、母亲。读来令人震撼,油然而生敬意。自然的宽厚、自然的博大甚至在宽容着人类的无知。该作品主题深刻,意象深远。除此之外,还有把自然之美与道德融为一体的美国作家爱默生(1803―1882)。他认为,人的道德评价应与其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态度相联系,在他的作品中表现道德与自然交融、人与物交融,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成了衡量人的道德标准的一把尺子。 第二个范畴是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1907―1964)的报告文学《寂静的春天》(1962)为代表,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50本书之一。它的诞生是欧美环境文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卡森在书中通过惊心动魄的调查报告和一系列数字,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农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阐明了自然破坏给人类带来的无可避免的损失与灾难。为《寂静的春天》作序的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说:“此书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一个普通的作家――卡森被称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之母”。在重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这类作品起到了先知先觉的作用。表达这类主题的作家们认为,在自然界中水、土壤和由植物构成的大地组成了支撑地球上生灵生存的大千世界,保护这个世界是保护人类的大前提。 第三个范畴是表现人对自然强烈的爱慕与融入之情,表达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欧美环境文学是在爱护自然的强烈的环境意识的推动下勃发的。大自然的地理美、意象美尽显在欧美环境文学之中。以“草叶诗人”著称的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早期环境文学的代表。在他看来,诗人应着力表现国家的地理和自然生活。惠特曼的传世之作对大自然的挚爱融会全篇、力透纸背。俄国田园派诗人叶赛宁(1895―1925)的《白桦》(1914)、普里什文(1873―1954)的《大自然的日历》(1925)都是这方面最优秀的作品。英国作家华兹华斯的抒情诗以童心跨越世界、回归自然,而美国作家梭罗(1817―1862)的《瓦尔登湖》表达了作者以星为友、以鸟为伴的心愿,他笔下的湖水完全是通人性的,湖面是一只明眸,周边参天树木是他的睫毛,自然与人相似,自然比人更优秀。他宁愿舍弃物质世界,也要让心灵与自然对话。《瓦尔登湖》的问世使得环境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瓦尔登湖》这部作品至今激励着人们爱护大自然、心仪大自然、歌颂大自然。 欧美环境文学的作家们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既为人类提供生产的资料,又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要素,人类理当像爱护母亲、爱护身体一样来爱护自然。就像梭罗所说:“人类应该拓宽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4922-2010_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德国安联集团的业务分析与启示.doc VIP
- T_CAAP 030-2023 下肢康复训练动力外骨骼机器人.docx VIP
- midas civil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ppt
- T_CECS 120-2021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ocx VIP
- 中职化学通用类全册教案.docx VIP
- 2019年广东省高考题例研究(生物).doc VIP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册11月期中考试数学检测试题.docx VIP
- 公文写作基础培训资料.pptx VIP
- 202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要点笔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