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研究进展.docVIP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机制;综述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102-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炎症性肠病范畴。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病因不明、难以治愈、容易复发和癌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逐渐成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疑难疾病。2004年亚太地区UC处理共识意见指出在我国UC的患病率为11.6/10万。有关资料显示,UC发病率在我国有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取得了等同或优于西医治疗的成效,同时也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炎性因子   李进等将64只雄性Wistar大鼠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UC模型,UC 模型组第1、3、7、14 d大鼠结肠组织学评分均明显升高,结肠组织MPO活性明显增高,IL21β,IL210mRNA 相对于GAPDH的表达量均明显增高[1]。迟莉丽等采用2,4,6-三硝酸苯磺酸复制UC模型,各试验组大鼠结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修复、溃疡愈合。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及MPO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结肠黏膜中IL1β、IL-8、TNF-α含量也不同程度降低,而IL-10含量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尤其以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组最显著[2]。刘敬军等建立小鼠UC动物模型,白头翁和丹参单独灌肠治疗UC的疗效显著,而三七单独灌肠治疗UC疗效不显著;白头翁单独灌肠治疗UC的疗效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24、IFN2C来实现的[3]。贾志新等采取免疫致敏法制备模型,治疗后肠必安组的体重变化、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的改变、CRP值方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必安组在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改变方面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   2免疫调节   荣英蕊等采用TNBS/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泄浊解毒方能明显降低大鼠结肠CMDI评分,降低NF2κBp65、ICAM21的表达[5]。陈文刚等采用TNBS/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泄浊解毒方各剂量组大鼠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表达明显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组[6]。陈名涛等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加乙酸配合饮食加环境复合法复制大肠湿热型UC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p65、TLR4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清肠汤各剂量组和SASP组NF-κBp65、TLR4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7]。   3调节胃肠激素   惠毅等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承气汤灌胃+TNBS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拆方给药,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升高,SP降低,胃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有显著性(P0.05)[9]。王营等采用醋酸直肠刺激法复制大鼠UC模型,模型组SP、VIP含量明显增高;合方组与拆方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而与合方组比较,各组均有差异(P0.05)[10]。   4调控细胞凋亡因子   王浩等根据体重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组、葛根芩连汤组;采用免疫诱导法(第1、10、17、24d于大鼠双侧足趾、双侧腹股沟及背部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复制UC大鼠模型,UC模型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可伴有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Bcl-2水平显著降低,Bax水平显著升高(P0.05);葛根芩连汤组结肠黏膜Bcl-2水平显著升高,Bax水平显著降低(P0.05)[11]。马少丹等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结合TNBS/无水乙醇局部灌肠方法建立UC模型,模型组结肠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1),久泻宁颗粒治疗后,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并明显降低了凋亡相关调控蛋白Fas/Fas-L的表达(P0.01)[12]。张涛等采用5%TNBS 100mg?kg 灌肠建模,模型组结肠黏膜LPL凋亡减慢,中、西药组均可诱导结肠黏膜LPL凋亡,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13]。   5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   王宏伟等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乙酸局部灌肠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久泻灵可明显降低结肠组织中MDA水平,升高GSH-Px、SOD的活性,降低病理组织学评分[14]。陶弘武等采用TNBS/乙醇法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