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眼内出血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眼内出血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药在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应用,探讨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的优点。方法 观察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来本院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35例,采用中医药分期治疗的方法观察1~6w。结果 治愈30例,好转5例,治愈率86%,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眼底出血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可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眼底出血;中医药治疗
眼底出血多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属于中医眼内障范畴[1]。现代医学研究,眼底出血最常见为视网膜血管病变,例如视蜘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精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出血或同时合并玻璃体积血,此外还有眼外伤引起的前房积血和玻璃体积血。临床上如果眼底出血长期无法吸收,会出现严重的视力影响,此外还会有许多并发症的出现。一般来讲,视网膜血管病变所致的眼内出血经有效药物治疗后,积血可被机体吸收,这样的治疗也能够为下一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激光的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2]。
本论文回顾性分析来自我院眼科门诊和住院部2013年4月~2014年4月1年里治疗的35例眼底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结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自本院眼科收集的35 例眼底出血病例,其中有12例为眼挫伤引起的前房积血Ⅲ级以上或/和玻璃体积血者;7例患者是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致视网膜广泛放射状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者6例;5例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所致视网膜出血合并玻璃体积血;5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级-V级。本组病例不包括视网膜血管病变已形成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跟等严重并发症者及眼球穿通伤者。就诊时视力数指/眼前-0.06。
1.2方法 ①合并全身性疾病者给予全身相应的治疗,如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降压,降糖治疗;②眼底出血处于新鲜出血期时,主要见于出血起初10d内,主要以止血为主治疗;眼底出血(11~30d)运用中医药凉血止血与消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上述方中稍减凉血药物,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初学后期,多在1个月以上时间,治疗多以补虚加以驱邪为主;③治疗观察时间为1~6w。
2 结果
35例患者治愈30例,好转5例,治愈率(30/35)86%,总有效率100%。35例前房、玻璃体积血患者中有23例全部或基本吸收,可以清晰观察眼底,其中,前房积血1w内吸收,玻璃体积血2~4w基本吸收;只有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级,玻璃体积血大部分吸收,眼底部分可见。其中35例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有22例(其中13例合并玻璃体积血),多在4~6w时,及时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激光治疗。治疗期间全部患者未再发生出血,无并发症出现,治疗结束后视力0.1~1.5。
3 讨论
眼底出血属于中医眼内障范畴,中医也称之为眼衄,临床上依据视力下降的缓急与程度,可将其分为:①暴盲;②视瞻昏渺;③云雾移睛。中医讲的云雾晴移实质是指眼底出血正好进人玻璃体,患者主观感觉眼前黑影飘动;若出血到达前前房,则称之为血灌神瞳。依据五轮学说来讲,眼底出血内应于肾,肝肾同源,肝血滋养功能失司,所以眼底出血可责之肝肾,此外心主血脉,脾主统血,主血脉功能欠佳可导致出血发生,统血作用减弱也可能导致血不循常规脉络而引起出血,故与心脾关系密切[3]。
此外有学者提出早、中、晚期,三期诊治的方法。
中医认为眼底出血早期病因多由心火上炎、肝火炽盛、血热妄行、阴虚火旺、痰瘀互结等实邪所致,故在治疗上应多以驱邪为主。①心火上炎证型:临床观察出血多见于脉络膜血管破裂出血。心主全身血脉,脉络膜时丰富的血管组织构成的,属于心所主。当人体出现心火盛旺时,心火上炎,灼伤目窍,导致脉络郁迫,血迫于外,溢出脉外。临床上多见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等疾患。患者可伴有全身心烦失眠,易怒不安,多饮冷水,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数等。治疗以清心止血为主,兼以化瘀。自拟止血清心堂汤(大黄、丹参、黄连、三七粉、木通、赤小豆、荆芥穗、生地黄、甘草)加减;②肝火炽盛型证型:肝主疏泄,具有疏泄血液运行功能;肝主藏血,肝主藏血,当集体出现肝火旺盛时,肝火上炎,郁蒸脉络,疏泄失司,藏血失职,导致眼底出血。临床上出血可来自于脉络膜或视网膜,量少者为视网膜条片状出血,量多者可流入玻璃体。多见于毕夏综合征、视乳头血管炎等。临床上多见全身伴有急躁易怒、面黄、口苦、不思饮食、苔黄、脉弦数等。治疗以止血凉肝为主,兼以化瘀。用龙胆泻肝汤加止血药(柴胡、牡丹皮、栀子、水牛角、、丹参生地黄、黄芩、龙胆草、夏枯草、三七粉)加减;③阴虚火旺证型:肝肾阴虚,虚火上受,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