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痔疮临床效果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法对痔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中医疗法内服同时采用惠处外敷,对实践中100例痔疮患者者进行跟踪,比对患者应用中医疗法治疗肛肪病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期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排尿功能显示良好。结论加强中医治疗肛肠病的推广,为惠者提供适合的治疗方法,采取一定的治疗期间的护理准备和应对。   关键词:痔疮;中医治疗痔俗称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肛管和肛门缘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或肛门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肛门静脉破裂、血液瘀滞形成血栓。临床以20~40岁最为多见,而且多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痔疮患者100例,采用中医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21~78岁,平均38岁,一期内痔25例,均表现为出血;二期内痔23例,其中表现为出血23例,痔核脱出23例;三期内痔9例,其中表现为出血8例,痔核脱出9例;混合痔29例,其中表现为出血24例,痔核脱出29例,疼痛5例;外痔14例,其中表现为痔核脱出14例,疼痛5例。   1.2临床特点 常表现为出血,脱出,肿痛,分泌物等。一般根据痔核发生的位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来施治。内痔初起时,症状不明显,仅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但随着痔核逐渐增大,症状亦会逐渐加重。临床常见的症状有:便血,脱出,疼痛,分泌粘液,便秘等。外痔临床常见症状有肛门不洁及异物感、肿胀、疼痛、肛门瘀血。混合痔《外科大成?痔疮篇》中曾有:内外痔、肛门内外皆有,遇大便即出血、疼痛的记载,扼要说明了混合痔兼有内痔、外痔双重症状,而且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相连。肛门异物感、污染内裤、局部瘙痒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1.3方法   1.3.1内治法 对症状明显,如肛缘肿痛、便血、脱出及肛门松弛,久病体虚的患者均可采用。肛门肿痛,便血,血色鲜红,宜清热凉血,润燥疏风,用凉血地黄汤加减。赘皮红肿及内痔脱出糜烂渗液,宜清热利湿消肿,用止痛如神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肛周皮下隆起,肛门松弛、坠胀,少气懒言,宣补中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治药采用:生地黄9 g、当归尾6 g、赤芍3 g、枳壳3 g、地榆炭6 g、荆芥炭3 g、天花粉3 g、生大黄(后下)3 g、甘草1.5 g,加减:排便时喷射状出血者,加大地榆炭用量,并加侧柏叶10 g;排便困难者,生大黄加至6 g方治疗内痔。   1.3.2外治法 可作为常规治疗,尤适宜于肿痛、湿痒、脱出的患者。熏洗法采用用(白矾20 g、芒硝15 g、五倍子25 g、川椒15 g、车前子15 g、艾叶30 g、白芷15 g、苦参15 g、升麻6 g)。或用熏洗灌肠液兑开水坐浴外洗。外敷法用复方痔疮膏(珍珠、其轻粉、滑石、硼砂、龙骨、川贝、冰片、朱砂、乳香、没药、血竭等。或将九华痔疮栓等塞于肛内。   1.3.3手术疗法 患者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常规消毒,局麻或腰俞麻醉,指检扩肛后,使内痔部分全部暴露,将外痔切除(结缔组织外痔)或剥离(静脉曲张性外痔)至齿线稍上方,使切口成V字形,再用弯形血管钳夹住已被切剥的外痔皮瓣和内痔基底部,然后进行单纯或贯穿8字形结扎,剪去皮瓣及静脉丛。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上海中医病证诊疗常规》。治愈:症状消失,痔组织缩小或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2结果   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未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治疗结果治愈30例,好转6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   3讨论   肛门内外有小肉突出者称之为痔,又俗称痔疮。临床上,将生于肛门内的称为内痔,生于肛门外的称为外痔,内外兼有的称为混合痔。因痔核常出现肿痛、脱出、瘙痒、流水、便血等症状。痔之病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内经》,从理论上阐述了痔疮的基本知识,从而奠定了人们认识痔疮的基础。   痔是成年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人们常说十人九痔,就是这个道理。痔疮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病因机理主要归结于体内调节机能失常,解剖生理的缺陷,各式的外在诱因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其既与身体所处的外界环境因素有关,也与身体内脏阴阳气血调和不佳有关,还归咎于饮食起居的,比如长久站立或行走等。另外,便秘、腹泻、妊娠分娩、遗传因素等也会引发痔疮的出现,从而导致肛门局部静脉丛扩张、变形、瘀血,进而形成静脉团。中医上则认为气血不调,络脉阻滞,蕴生湿热是痔疮的成因。由于这些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存在,致使肛门直肠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静脉曲张而成痔。其病原可发生在齿线上下,其形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