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熨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护理研究
中医药熨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熨治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淮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药结合药物治疗。西药予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药(奥美拉唑肠溶片+硫糖铝混悬凝胶)。中药予黄芪建中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药熨治疗。药熨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饮食情况、大便情况、睡眠情况、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①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熨可以减轻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患者食欲,增加患者睡眠时间,缓解患者焦虑状况,但不能改善患者抑郁心理。
关键词:药熨法;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8-0096-03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胃黏膜层,病变实质主要是胃黏膜上皮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胃黏膜发生再生改造,最后可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急诊内科2016年1月―10月的住院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劳动强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诊断标准慢性胃炎诊断标准[2]:症状:上腹隐痛,食欲缺乏,餐后饱胀,反酸,恶心,重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体征:上腹可有压痛。辅助检查:C-14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电子胃镜检查提示非萎缩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或特殊类型胃炎。(2)脾胃虚寒型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
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主要证候:①脘腹痞满隐痛,喜温,劳累后加重;②食少纳呆腹胀;③大便溏软;④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次要证候:①泛吐清水或泛酸;②口淡不渴;③神疲乏力;④脉细弱。中医证型诊断: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HJ1.7mm]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②中医证型符合脾胃虚寒型诊断标准;③HP阳性的患者④同意实验研究的患者。
13排除标准①有中医药熨过敏史的患者;②试验中因事退出研究的患者;③胃脘部皮肤溃疡、炎症、水疱者;④腹部包块性质不明者;⑤患者腹部无知觉及反应迟钝者;⑥麻醉未清醒者;⑦凡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无法进行评估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者。终止标准:根据终止、剔除标准对部分收纳的患者予以终止和剔除,并认真记录终止和剔除的原因及与临床研究的关系。①不能耐受自拟方药熨疗法的患者;②未按研究方案执行者;③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受试者;④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他并发疾病或病情恶化者。
2治疗方法
将玉溪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符合纳入标淮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立对照组(预计50例),观察组(预计50例),按照中医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观察表格,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疗程14 d,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的优劣。
2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熨治疗。药熨所采用的药物为本科熊文清主任医师所开具的中药方,按流程进行粗加工,在微波炉中加热后,根据针灸子午流注理论[3],胃经气血旺盛于辰时(7~9时),遵医嘱在早上07:00~09:00之间进行药熨,有助于脾胃虚寒型患者扶正固本。本科进行药熨的护士均通过医院正规培训过药熨治疗规范的护士。
药熨方组成:干姜50 g,小茴香50 g,乌药50 g,青皮50 g,木香50 g。方中干姜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小茴香功能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乌药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青皮功能破气,消积化滞;木香功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全方共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以100 mL左右白醋调匀成潮湿状(以不沾手为度),装入规范的药熨袋中。
中医药熨流程:将按要求装好中药的药熨包,放入微波炉中加热2 min~3 min(约70℃),取出后用毛巾包裹(以防药熨包温度降低)备用。护理人员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交流工作。核对医嘱无误后,嘱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半卧位或平?P位),护士戴上手套,一手拈着熨包的袋口,另一手拈着熨包的底部,以中脘穴为中心,半径4 cm~5 cm的区域顺时针方向推熨运转,开始时速度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