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易帜实现及其原因分析
东北易帜的实现及其原因分析
[关键词]东北易帜 ,张学良,蒋介石,延期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65-06
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在奉天省府大礼堂举行了东北三省易帜典礼,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结束了中国延续了十几年的北洋军阀混乱的分裂割据局面,客观上形成了全国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局面,彻底打消了日本帝国主义意图利用奉系在中国东北建立地方傀儡政权的计划和野心,增强了中国抵制日本侵略的力量,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件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
东北易帜最早的提出和国民政府的“第二次北伐”是分不开的。1928年5月,随着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的开始,北伐军一路向北,相继攻克石家庄、张家口、德州,兵锋直抵北京、天津,而东北军由于各方面原因节节败退,这时东北军和国民政府的关系、京津问题、东北善后等问题就不得不被提上了双方的议事日程。
5月30日,奉命北上的南京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孔繁蔚、尹扶一在北京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杨宇霆等人接洽,就京津停战、京津善后及东北易帜等问题展开了磋商和谈判,孔繁蔚提出应以奉军在政治上易帜、在军事上撤出关外为先决条件。①同时,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为加速东北问题的解决,也向奉系方面提出解决东北问题的三点意见:
1.不使东三省为日本保护,致我中国失地;
2.从速退出关外,勿守滦河,以免内战;
3.如张作霖能下野,则蒋介石亦可下野。②
6月4日,双方代表再次在北京商谈。这次因为北伐军即将进入北京、天津,孔繁蔚代表国民政府就解决东北问题提出了三项比较强硬的条件:
1.东三省必须改悬青天白日旗;
2.孙、张、褚所部必须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3.奉方必须服从国民政府的命令。③
但这三项条件有点城下之盟的意思,几乎等于是叫奉军缴械投降。当时东北军虽然战败,但并未受到大的打击,主力仍在。谈判结果可想而知,因双方分歧太大,谈判未达成协议。
随着6月8日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12日接收天津,东北问题如何解决就成为国民政府必须要面临的首要问题。16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阎锡山向张学良明确提出了解决东北问题的条件:
1.东三省军民兵官宣言服从三民主义,改挂青天白日旗;
2.改组东三省政府为委员制,并由国民政府派委员加入;
3.须受国民政府命令指挥;
4.东三省各地设立国民党及宣传机关。
比较前面蒋、孔提出的解决条件,阎锡山提出的条件更加苛刻,不仅要求悬挂青天白日旗,服从三民主义,而且要求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介入东北地方政治,这和北伐军占领平津,兵威正盛有很大关系。
同时,由于张作霖刚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紧急处理张作霖死后的权力交接和东北稳定问题便成为当时奉系的重中之重,暂时无暇顾及其他问题,包括东北易帜。秘密回到奉天后的张学良在奉系大佬张作相等人的辅佐下,于6月18日就任奉天军务督办,并发表了《就任奉天军务督办通电》,在这份通电中他并没有提到东北统一及和平问题,只是说要“罢兵言和,反对内战,尊重民意,取诸公决。”但由于当时他还同时面临着国民政府、日本关东军和东北军内部当权派等几方的压力,特别是国民革命军挟胜利之威,有武力解决东北之势,所以他也不能完全割断和国民政府的交涉和谈判,因此在就任当日对路透社记者的谈话中,比较含糊地表示愿在平等和平的条件下和国民政府继续谈判统一问题。
在初步掌握东北局势后,为进一步缓解东北地区面临的压力,张学良于7月1日试探性抛出东北易帜谈判的信号,他致电蒋介石、谭廷■等,表示拥护统一:
为贯彻和平起见……学良当以民意为依归。所盼当局诸公,以国家大计为前提,同时收束军事;一面以最简捷办法,速开国民会议,解决目前一切重要问题。学良爱乡爱国,不甘后人,决无妨害统一之意。①
同时他指派全权代表王树翰、邢士廉、米春霖、徐祖贻赴北京面见蒋介石,商谈东北易帜具体事宜。3日,蒋介石向报界公布“政府处分东三省问题”三项基本原则作为回应,提出要和平解决东北问题:
(一)以政治手腕为三省人民谋福利;
(二)对三省新旧派兼容并顾,不偏于任何方面;
(三)以公正办法处理东省政务军事。②
并于11日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单独接见张学良特派代表邢士廉等四人,表示只要东北易帜并服从三民主义,其他条件均可商谈,并希望东北三省能“目下立即改帜”。
张学良接到邢士廉等人的电报后,立即表示愿意对国民政府服从到底,决定东三省于7月22日实行易帜,并要求汤玉麟于19日宣布热河先行易帜,东北易帜的实现初现曙光。
但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