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不同连续神经阻滞镇痛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P物质及炎症因子影响
两种不同连续神经阻滞镇痛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P物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摘要】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CLPB)或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镇痛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血浆P物质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腰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均分为CLPB组和CFNB组。记录术后6、12、24、48 h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1、2 d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及需舒芬太尼补救病例数,检测术前、术后1、2 d血浆P物质(SP)及C-反应蛋白(CRP)、IL-6的浓度。结果:CLP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SP、CRP及IL-6的浓度均低于CFNB组(P0.05)。CFNB组有5例患者需要追加舒芬太尼,CLPB组无一例患者需追加。结论:CLPB对于全膝关节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CFNB,可以降低SP、CRP及IL-6的浓度。
【关键词】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 连续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血浆P物质
中图分类号 R6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042-0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患者比较特殊,为改善其假体关节的功能,应尽早进行功能训练,但术后有较多的患者因剧烈或中度疼痛控制不佳而未能早期训练,影响康复效果。近年来,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或连续腰丛神经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s,CLPB)用于TKA术后康复镇痛渐成新的热点,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多数报道集中于疼痛评分,未对患者体内的反应进行研究[1-3],而血浆P物质及炎症因子CRP及IL-6与疼痛关系密切[4]。本研究拟通过比较这两组镇痛方式,观察对TKA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血浆P物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行单侧TKA患者,年龄53~77岁,体重50~82 kg。排除标准:拒绝合作者、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非首次手术、神经系统疾病、有药物过敏或滥用、无法完成VAS评分者。患者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CFNB组)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组(CLPB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护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面罩吸氧。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CFNB或CLPB并置管备术后镇痛。手术在0.5%布比卡因10 mg等比重液腰麻下进行。
CFNB: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下方约2 cm,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外1 cm处,先用1%利多卡因皮肤局麻,然后30°朝向腹股沟韧带中点进针,设置神经刺激器(德国贝朗公司)电流为1 mA,频率2 Hz,进针刺激出现股四头肌收缩伴髌骨跳动时,减少电流至0.3~0.4 mA,若髌骨跳动可向头端置管,导管置入皮下8~12 cm固定。
CFLB:患者取侧卧位。预先在L3或L4中线外4~5 cm处确定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设定刺激仪初始电流为1 mA,频率2 Hz,进针方向稍朝向中线,当针尖至腰肌间隙接近腰丛时,可见股四头肌收缩,减小电流至0.3~0.4 mA后,如仍有股四头肌收缩,回抽无血可向尾端置管,导管置入皮下8~12 cm固定。
术毕前两组均给予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10 ml,接电子镇痛泵,PCA背景剂量0.2%罗哌卡因5 ml/h,自控剂量2 ml/15 min,保留镇痛48 h。补救镇痛措施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每次5 μg。
1.3 观察指标
1.3.1 VAS评分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 h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1、2 d行功能锻炼状态时的VAS评分。
1.3.2 血浆P物质(SP)及CRP、IL-6的浓度 检测术前,术后1、2 d血浆P物质(SP)及CRP、IL-6的浓度。于术前,术后1、2 d抽取空腹肘静脉血4 ml,分为两份,立即滴入含EDTA 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试管内,低温离心,3000 r/min取上清置-8 ℃保存,分别测定SP、CRP及IL-6浓度。S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IL-6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操作严格按试剂盒(美国德灵公司)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