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曲艺艺术发展关系探析
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曲艺艺术的发展关系探析
【摘 要】曲艺是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总称,门类众多,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然而,在当代电影产业不断壮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曲艺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和文化门类,在电影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电影和曲艺在彼此发展的过程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关系呢?本文将着力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关键词】电影;曲艺;关系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24-02
在电影需要的整体氛围中,曲艺的存在,往往是作为某种重要的表达元素的。事实上,曲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或者叙述手段,然而,它在电影中作为一个元素存在,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嵌套的问题。这种嵌套,往往都具有绝妙的作用,或是加重某种氛围,或是反衬某种情绪,或是具有情节的串联作用,或是标志某种地方文化基调,此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一、曲艺对电影的促进、丰富和发展
(一)曲艺作为电影影片的逻辑组织形式和叙述方式。许多电影的展开,都是一种曲艺式的表达和叙述。比如,影片故事通过说书人之口讲述出来。这种叙述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曲艺式的逻辑组织形式。例如,戏曲电影《翠姐姐回娘家》中,主人公翠姐姐,从她嫁到婆家再到回娘家,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说书先生之口讲述出来的。
评书的表、说方式,跟电影的蒙太奇非常对应。评书的“开脸”,与电影的镜头语言更是极为对应。“开脸”中对人物形象的特写描述,几乎就是分镜头特写。例如,评书贯口《八扇屏》中《莽撞人》一段给张飞“开脸”,词曰:
“但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海下扎里扎煞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
再如,评书中的“倒书”,在拍系列电影时用于前片回顾,能迅速交代清楚上一部影片的故事,让观众在观看本部影片时,不会有距离感和陌生感。还有“以说代叙”,直接给出结果,或者“栓下一个扣”,且听下回分解,在电影中亦可妙用。
另外,评书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手法,跟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非常接近。例如,评书《三国演义》中就有这样一段儿: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赵云正在长坂坡前杀得手顺。蜀军后方,燕人张翼德已然领了军事将领,奔将过来准备营救了。一边是杀声震天,一边是马蹄悬空……”
这段明显就有平行蒙太奇的意味。
(二)曲艺能够标识出影片中的地域文化。电影涵盖的内容总避免不了粘带上地方文化,例如电影《梅兰芳》中,开戏前会有数来宝艺人打板儿宣传,这快板声一听就是京味儿的。很多电影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原因跟曲艺与生俱来的特点有关:所有的曲艺文化,都是地方的,无一例外。
(三)曲艺运用在部分电影中,能够明快电影的节奏。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曲艺的节奏,跟电影结合起来能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相声“三翻四抖”的节奏理论,在电影里就很受用。当然,镜头也可以随着曲艺音乐的节奏进行切换,如电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中,“小倭瓜”走路的脚步,伴随着三弦的弹拨声,节奏明快,整个画面都是轻松活泼的。
(四)曲艺运用在电影中,可以大大增加影片的趣味性。1.曲艺音乐,丰富影片趣味性。电影音乐在情感渲染、主题提升、整体氛围的塑造上,力量巨大。然而,曲艺音乐在电影中,也有正面衬托、反面衬托之分。正面衬托,即依照场景,增加片段的幽默感或者渲染悲凉的氛围。例如电影《鼓书艺人》中,男主角方宝庆在哥哥的新坟前,敲响打鼓,唱起曲儿,催人泪下。反衬音乐,其效果就更明显了,类似于杂耍的感觉。本来是一个高兴的场合,背景音乐却是《二泉映月》。如此类型的手法操作,在电影中实则可行。2.曲艺式对白,丰富影片趣味性。曲艺式的对白,尤其体现在相声式的幽默台词上,这种手法能用的地方比较多,例如电影《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之后,由葛优扮演的勤奋陪同着去公墓为自己选墓。自我调侃了一句:“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扎坟堆里,死了都能被邻居给哭醒了。你要不忌讳,干脆在公司给我弄一花盆儿,放里头,再种棵绿萝得了。”这些超乎寻常的对白,非常富有“相声性”,既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调侃,也可以说是对命运的调侃。既有悲剧意味,也有喜剧精神。
(五)曲艺本身就可以成为电影的一种题材。曲艺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电影题材,包括曲艺人物的传记,如2014年10月上映,由赵洪纪导演,以快板大师高凤山先生为题材的传记电影《高凤山》,便是以曲艺人物为题材的曲艺电影。2008年8月,武然导演的电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讲的就是有关曲艺传承的辛酸故事。老舍小说改编的电影《鼓书艺人》,说的也都是曲艺艺人江湖漂泊,饱受欺凌与压迫的生活。故说,曲艺本身也是一种影视素材,具足荧屏欣赏价值。
二、电影之于曲艺
由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