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手法复位在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
中医手法复位在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在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3月-2012年3月接诊的肱骨髁上骨折94例患者,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中药辅助治疗。观察和评估治疗效果并随访。结果:治愈78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对于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适合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关键词】?腚殴趋辽瞎钦郏皇址ǜ次?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52-01
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其发生的解剖因素是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前倾角[1]。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根据暴力的不同和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治疗处理不当极易引起肘内翻畸形等严重的后遗症,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患儿一生。笔者2010年3月-2012年3月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分析整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来我中心就诊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4例,其中男41例,女53例,年龄5-14岁,平均7.5±2.3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均在24 h内就诊。患者均行肘部正侧位X线检查,其中62例为伸直移位型骨折,32例为屈曲移位型骨折,所有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均无尺神经损伤和肱动脉损伤。
1.2 方法
1.2.1 中医正骨
①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整复方法:嘱患者仰卧,助手握患者上臂,术者双手握腕部,现顺势拔伸牵引,然后根据骨折远端的旋转前或旋转后移位,将前壁旋后或旋前,在肘位充分牵引,以矫正骨折重叠及旋转移位。重叠和旋转矫正后,术者改用以一手维持牵引,另一手的手掌放在患肢肘横纹上方,虎口朝患肢远端,拇指按在内上髁处,把骨折端推向桡侧,其余四指将骨折近端拉回尺侧,矫正尺偏移位并使骨折端桡侧骨皮质嵌插并稍有桡倾;骨折桡偏移则手法相反,可保留轻度桡偏,但不可矫枉过正。然后用手掌向下压,拇指在尺骨鹰嘴处推骨折远侧段向前,同时握前臂之手在持续牵引下徐徐屈肘关节至120°~130°位置,以矫正骨折远端向后移位。
②肱骨髁上屈曲型骨折整复方法:嘱患者仰卧,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旋后位。助手握患肢上臂,术者两手握腕部,沿肱骨纵轴方向进行拔伸牵引,以矫正重叠移位。术者改用以一手维持牵引,另一手的手掌置于肘前,虎口朝患肢远端骨折近端拉回尺侧,以矫正尺侧偏移。然后术者改用拇指置于骨折远端前侧向后按压,同时其余四指置于骨折近端后侧向前提拉,以矫正骨折远端向前移位。
1.2.2 复位后固定
患者复位后,伸直型骨折可置肘关节于屈曲90°~110°位,超肘关节四夹板外固定。夹板长度应达三角肌中部水平,内、外、后侧夹板超过肘关节,前侧板下至肘横纹。为防止骨折远端后移,可在鹰嘴后方加一梯形垫。屈曲型骨折应固定肘关节于屈曲位40°~60°位置2周,前后垫放置与伸直型相反,以后逐渐将肘关节屈曲至90°位置1~2周。如果外固定后患肢出现血循环障碍,必须立即解除全部外固定,置肘关节于屈曲45°位置密切进行观察。
1.2.3 功能锻炼
整复固定后第一天可开始行握拳、抓空增力、屈伸腕关节及肌肉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解除外固定后,则积极肘关节屈伸活动锻炼。
1.2.4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坚持三期辩证论治的原则,早期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用复原活血汤加三七、丹参,肿胀严重者,可加用茅根、木通等利水药物。中期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可服用续骨活血汤或伤科接骨片。后期宜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可内服补肾壮筋汤等。在解除夹板后,同时用中药熏洗。
1.2.5 疗效评价方法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骨折解剖复位或骨折远折端向桡侧移位1/5以内,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携带角正常;②好转:骨折对位尚满意,骨折愈合,肘关节伸曲受限在30°以内,携带角减少在20°以内;③未愈:伤肢畸形,携带角减少在20°以上,功能障碍。并随访18个月。
2 结果
本组94例患者均1次中医正骨成功,临床愈合时间最早37周,最迟52周,平均43周,治愈78例(82.98%),好转16例(17.02%),总有效率达100%,复位良好,功能基本恢复,肘关节活动自如,屈伸基本不受限,携带角正常。随访14个月无患者发生骨化性肌炎和肘内翻。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在是儿童常见的骨折,X线检查很容易确诊。通常骨折愈合容易,对肘关节屈伸功能无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