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族际婚姻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对比分析
中国族际婚姻的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的对比分析
【摘要】对比“五普”和“六普”中有关族际婚姻的数据,发现10年之间,55个少数民族族际婚姻的人口数上升了374%,但是平均每个民族的通婚民族个数下降了3%。多数少数民族通婚中的族际婚姻性别比有所上升,同时,族际通婚的少数民族女性户主率也都有所提升。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少数民族人口状况自身变动、人口流动加剧、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水平提高等因素。
【关键词】族际婚姻;变迁;五普;六普
【作者】刘中一,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莉,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3-0061-011
A STUDY ON THE TRENDS OF CHANGE OF CHINA’S
INTER-ETHNIC MARRIAG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Fifth Census and Sixth Census Data
Liu Zhongyi, Zhang Li
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data of the fifth census and sixth census related to inter-ethnic marriage, it is found that the population of inter-ethnic minority among the 55 minorities rises by 374% in 10 years, but the number of the average national ethnic intermarriage falls by 3% The sex ratio of inter-ethnic minority marriage increases sligh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ratio of households headed by women among the intermarriage minorities increases lightly as well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above phenomenon include change of minority demography, increased population mobility,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at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 inter-ethnic marriage; change; census
族际婚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民族之间相互通婚的现象。[1]166由于族际婚姻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族群之间交往中较深层面的状况,所以许多领域的学者都把对族际婚姻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专题。梳理我国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已经形成很多研究推论。相比之下,人口学对于族际婚姻领域的研究明显滞后。换句话说,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关于族际婚姻的研究推论大都没有得到人口学统计数据的有力支持和严格校验。此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迄今,尚未有人从人口学视角对我国普查中族际婚姻方面的数据进行深入开发。
本文试图从民族人口学视角出发,在相关学者对“五普”相关族际婚姻数据分析的基础上2004-2010年间,李晓霞研究员对我国五普数据中有关族际婚姻的部分进行了深入发掘,形成了包括《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国家政策对族际婚姻状况的影响》等在内的一批族际通婚的研究成果,某种意义上,本文的形成得益于与这些研究成果的对话,特此表示感谢。,
通过深入比较,对2000年至2010年10年之间我国族际婚姻在数量、结构以及通婚圈方面的变迁趋势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或修订提供确切的数据支持。
一、10年间中国族际婚姻数量的总体变迁
(一)族际通婚总人数有所上升,但族际婚姻比例稳中有降。
族际通婚人数,实际上是不同出生列队人口在同一时点上的累计。人口普查数据中族际通婚人数能较好地反映出各民族现存通婚规模的平均水平,而利用两次普查数据计算而得出的族际通婚人数,可以大致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近期的族际通婚水平变化。
2000年,全国有配偶夫妇中属于族际婚姻的有16255万人,占全部有配偶夫妇的323%。2010年,全国有配偶夫妇中属于族际婚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