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研究.docVIP

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研究

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就诊于该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n=98)和对照组(n=82)。其中,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帖脐以及普通奶粉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帖脐以及腹泻奶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以及大便次数正常时间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病毒转阴率、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相关症状的改善时间、病毒转阴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94/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54%(48/82);不良反应率为0.00%(0/9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3/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中,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吴茱萸;云南白药;腹泻奶粉;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c)-0141-02   小儿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多发病,每年多在秋冬季节流行,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其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等等,而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最主要病因,临床上以呕吐、水样或蛋花样泻、发热等为主要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其侵入肠道后主要侵袭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进而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目前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但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而且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降低毒性,降低静脉输液率,减少耐药,缩短病程[1]。该研究将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80例为研究对象,对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8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水样或蛋花样泻、发热等症状。   1.1.2 一般资料 将1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n=98)中,男51例,女47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年龄(1.5±0.3)岁,病程介于1~5 d,平均病程(3.5±0.7)d,其中轻度脱水患儿32例,中度脱水患儿66例,水样便38例,蛋花样便60例;而对照组患儿(n=82)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6±0.2)岁,病程介于1~6 d,平均病程(3.7±0.8)d,其中轻度脱水患儿28例,中度脱水患儿54例,水样便35例,蛋花样便47例。可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患病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1.3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的粪便上清液作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均为阳性,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对于该病的诊断标准,排除重度脱水、营养不良、患有严重心、肝、肺疾病及不配合治疗的患儿。   1.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3 d内患儿的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明显消失,大便症状和次数恢复正常,理化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 d内患儿的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次数减少,理化检查接近正常;无效:治疗3 d内患儿的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无缓解或有所加重,理化检查无好转。总有效=治愈+有效[3]。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补液、退热、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进行治疗,其处方组成为:吴茱萸10 g,研磨成粉状,云南白药酊4 g,按2:1的比例混匀,用食醋调成糊状,放在伤湿止痛膏上,大小约2.0×2.0 cm,然后贴于肚脐上,时间根据年龄和皮肤的敏感程度而定,并且定期口服婴儿腹泻奶粉(瑞士雀巢公司原装进口,规格400 g/桶)辅助治疗[4];而对照组则以普通婴儿配方奶粉替代腹泻奶粉进行对照观察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