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发现的两篇佚文看唐代皇寮书院的兴废.docVIP

从新发现的两篇佚文看唐代皇寮书院的兴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新发现的两篇佚文看唐代皇寮书院的兴废   [提要]始建于唐代末年的皇寮书院是我国最早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之一。通过对新发现的两篇《皇寮书院记》之探析,略述了皇寮书院自唐末到宋明时期的发展简史,证明了我国有讲学活动的书院始于唐代。   [关键词]唐末;皇寮书院;史略   一、佚文《皇寮书院记》之新发现   皇寮书院始建于唐代末年,是我国最早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之一,有千余年的历史。清代的《江西通志》、《吉安府志》、《永丰县志》对其皆有记载,但记载甚略,最长的记录也不足五十字。上述地方志和目前有关图书资料在涉及皇寮书院时,皆会提到北宋的周云和明代的朱与言各作有《皇寮书院记》一篇,但由于《皇寮书院记》散失,故均无其文。加之书院创建者刘庆霖的生平事迹不详,因此关于皇寮书院之兴废也一直鲜为人知,以致连书院之始创朝代也曾引发诸多学者的质疑。近日,笔者下乡文物普查时,在江西省永丰县坑田乡渝州村保存的《吉丰二都渝州刘氏族谱》中,新发现了《皇寮书院记》佚文两篇以及书院创建者刘庆霖的小传。其中两篇《皇寮书院记》全文如下:   皇寮书院记   (宋)周云   皇寮书院在永丰县治之西北一舍许,实庆霖刘公讲学之所也。公名泽,蜀明月峡下人也。当唐末通判吉州,值寇乱道阻,弗获归故里,因家于属邑阳城恩江镇之西北,自是不复仕进,隐居教授乡里子弟,及四方学者翕然师尊之。奈所居湫隘(低湿狭小)无以处学者,乃于居之南开地数亩,建屋若干楹,依山俯溪,环植松竹,幽偏宏敝,规模壮观,不事雕斫,不施黝垩。廊庑斋房,经籍琴瑟,凡学殖之具,无不悉备。厥后,唐社既屋,书院寻毁,莽为荆棘之墟久矣。迨我朝五星聚奎,文运大兴,郡?y公若干世孙炎,字伯琬,复以明经举,发身科目,屡困弗第,养尊林泉,每过书院旧址,重增慨叹,奋然欲继先志,遂捐己赀,芟其荒芜,剪其荆棘,构屋若干楹,视旧有加。割田五十亩,以资赡用,拨山一所,以备炊焚,置佃四家,罗吴萧许,以供役使。经始于绍兴五年乙卯之秋,讫工于明年之冬。匠工,钱缗,米石,砖瓦之费,皆出于伯琬,每以二月上丁舍菜,邑宰李侯谔与乡父老暨四方学者莫不嗟叹思旧,斯可以见仁心义理之天不可泯者也。   呜呼,近世老佛之教,徒以祸福诳诱愚民,故其言偏于民间,其于吾俪之道懵然而不顾。今刘氏自通判公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建书院以淑其徒,中更丧乱,不能无废坠之失。寥寥二百年之后,其十二世孙炎复以兴废坠为心,可谓贤子孙者矣。为刘氏之子孙者,尚当思昔泽公作之于前者若彼,炎公述之于后者又若此,不可益加勉励以继述之乎。诗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为其子孙者,其勖之哉。是为记。   绍兴八年(1138)九月望日,右朝奉大夫广西诸路钤辖同郡周云书。   皇寮书院记   (明)朱与言   皇寮书院者,唐庐陵刘公庆霖颜其讲学之所也。其先,本明月峡下人,会昌间,奉报减,诏退,值时变,不得道归故里,因家于邑之恩江登龙乡,以授诸生,而是扁揭焉。后皇社既屋,寸木悉遭兵燹。惜此名虽美,由斯弗彰。   迨宋,乡举进士,其若干世孙炎常过书院故基,慨不自胜,奋然鼎其屋,十有其楹。彼养之或有不丰者,拨山割田以赡之。劳之或有不逮者,收田以力之,更昔之登为龙云乡,朝奉大夫广西钤辖周公云为之记。   迨今凡四五百年矣,而其贤子孙绳绳絷絷,愈隆不湮。故永丰之道文献族者,必曰“龙云乡之刘氏”云。   是岁二月,厥孙昱、亮,求见林下,请裁此记。余曰:“周公之文备矣,乌在衍言?”亮等再拜曰:“昔文之备,固足以垂名于今,今非大人之文,又何足征于后?”按其谱,先实汉之宗室,此其名以“皇寮书院”也。   嗟夫,唐季之变,天下兵争甚矣,人孰能不易其守?而庆霖独能以礼自好,慨然建书院以淑诸人,此非能全仁义之大者乎?迨其湮于二百年之后,又得伯琬继于既绝,峥然栋宇,起于煨烬之余,此非善于继述者乎?是知前之作者维艰,而后之继者亦不易也。昱、亮兄弟尚当以庆霖公之心为心,以伯琬之志,可不益加勉励以诱进后之学者?使他日显融光大,益彰二公之旧则佳闻,令誉彰彰,脍炙于人,庶乎作者之遗意也。   时景泰六年(1455)乙亥三月既望,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致政万安朱与言书。   现结合地方志与《吉丰二都渝州刘氏族谱》之相关记载,就皇寮书院之兴废史作一简略探讨。   二、皇寮书院之创建始末   清雍正《江西通志》记载:“皇寮书院在永丰县二都渝洲,唐刘庆霖为吉州通判,流寓永丰,建书院讲学,其十二世孙刘炎重修,周云、朱与言均有记。”((清)谢?b等.雍正10年(1732)江西通志卷21.)虽然“通志”记载清晰明确,但仍因唐代无“通判”之官职而引发一些学者对其始建于唐代的说法产生质疑。然据《吉丰二都渝州刘氏族谱》记载:“刘庆霖,讳泽,蜀(今四川)之明月峡人,元和二年(807)生,乾符五年(878)殁。庆霖自幼颖敏,唐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