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宁吉尔苏雕像影响与意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尔宁吉尔苏雕像影响与意义

乌尔宁吉尔苏雕像的影响与意义   琼?阿可鲁兹(Joan Aruz)自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代近东艺术部主任。她曾在纽约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1978年,作为馆长助理进入大都会博物馆。至今已负责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多个展览,包括“欧亚大陆的金鹿:来自俄罗斯大草原的塞西亚人与萨尔马提亚人的珍宝”(The Golden Deer of Eurasia:Scythian and Sarmatian Treasures from the Russian Steppes,2002年)、“最早城邦的艺术:公元前三千年从地中海沿岸到印度河流域”(Art,of the First Cities:The The Third Millennium BC from the Mediterranean to the Indus,2003年)。琼?阿鲁兹撰写了大量关于艺术和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文章,她还特别关注图章及巴比伦和亚述的圆筒形石印。      在特罗(Tello)即古代吉尔苏城(Girsu)发现的许多雕像中,仅有一尊古地亚(Gudea)雕像头部完整。其他的,包括令人难忘的纪念碑式的著名雕像《建筑师与设计图》(Architect with Plan),皆失去了头部。后者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有关其归还或复原的争论,因为它本身已是“博物馆”的文物,就像现在颇具鉴赏价值的古物。希腊化时期的王子阿达德-纳丁-阿黑(Adad-nadin-ahi)于公元前二世纪在特罗的废墟上建造了他的宫殿,并首次发现了威严的《建筑师与设计图》雕像,此时距该雕像的问世已近两千年。尽管雕像被发现时已受损,但王子仍将其放置在了宫殿内的一间壁龛中。看得出,他曾将雕像磨光擦亮,并将雕像的颈部肢解锉掉,或许是在为装一个新头做准备,如果雕像的头部确实存在的话。但无论是原有的,或是可能的替代品都未曾被发现过。这尊古地亚雕像再次重见天日要归功于法国人的考古发掘。   相较而言,乌尔宁吉尔苏(Ur-Ningirsu)雕像的遭遇要好些。这尊雕像的背面有一则长篇题记,该题记被认为是拉格什(Lagash)的第三代统治者所作,拉格什是公元前2100年左右存在于南美索不达米亚的独立王国之一。这一时期,阿卡德(Akkad)帝国衰败,取而代之的是苏美尔人的复兴。乌尔宁吉尔苏仅做了几年的统治者,存留下的雕像也不多。根据题记得知,这尊雕像是乌尔宁吉尔苏用于献给宁吉兹达(Ningizzida)神的,并被摆放在神的住所――也许是由乌尔宁吉尔苏之父古地亚建造的吉尔苏城神庙之中,为的是让神保佑他长寿。   在神庙内供奉这样的雕像,可以使供奉者的祈祷一直得以继续。在乌尔宁吉尔苏赤裸的双足下方,有一组下跪男子的浮雕,他们手捧着满满的篮子,可能是在向神奉献祭品。当人们在欣赏一件残缺的艺术品时,其感受无法与看到一尊完整雕像时的感觉相提并论。就乌尔宁吉尔苏雕像而言,我们对雕刻家意图的理解可能会稍多些――雕像的外表形体比例匀称,使观者不得不关注雕像的主要焦点,即统治者的双手和头部。   用于雕刻乌尔宁吉尔苏雕像的绿泥石比闪长岩要软得多,当时这种石头一般用于王室雕像,现存的许多古地亚像皆用绿泥石制作。该雕像更多地受到自然主义风格的影响,尤其是体现在其左臂上方外衣的褶皱处,对裸露的肩部、臂膀、后背甚至是人物手指、脚趾等处的肌肉组织的表现也细致入微。与古地亚雕像形成比照的是,乌尔宁吉尔苏雕像显得文雅、苗条和瘦削,甚至呈长久祈祷状的相合的手部也不那么严格遵循几何学原理。   1947年,大都会博物馆从约瑟夫?布鲁默尔(Joseph Brummer,一位国际知名的古物收藏者和师从罗丹的雕刻家)的遗产中购得了乌尔宁吉尔苏雕像的头部。自该头部雕像被购得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是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因为它改变了博物馆近东艺术部收藏的性质和规模。乌尔宁吉尔苏雕塑的头部较大且见棱见方,头部与肩部连接处的颈部不长。他的脸上没有胡须,大眼睛,厚眼睑,弯曲的眉毛在鼻梁上相接并通过鲱骨状的雕刻线得到着重体现。他的鼻子突出,嘴巴闭合,嘴唇形状精细,下巴强健,酷似其父古地亚罕见的完整雕像的面部特征,这也许是对其家族相貌的真实表现。这些特征也可以在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真人比例的古地亚头部雕像中看到,该雕像在乌尔宁吉尔苏头像入馆两年后的1949年进入大都会博物馆。   第一个决定复原乌尔宁吉尔苏雕像的人是布鲁默尔。1935年6月,他曾写信告诉雷内?迪索(Rene Dussaud),称他藏有雕像的头部,并通过核检颈部的断裂线,确定它与藏在卢浮宫的古地亚之子像是一体的。他提议带上一件反模到巴黎去探明这两者是否确为一体,但显然该提议未能实现,而头部雕像在等了12年之后才作为布鲁默尔的遗产卖给了大都会博物馆。   学者们也深信这两件在特征和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