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docVIP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   摘 要:本文从美国知名学者、《跨文化传播》的作者之一萨默瓦归纳的跨文化交际的三个方面,即语言过程(包括语言及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对于空间的使用)、观点(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出发,对中西方酒文化进行一系列对比,从酒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作用以及人们在饮酒活动中的语言、行为和准则进行了研究。然后进一步探究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相关文化因素,诸如价值观、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酒文化;西方酒文化;观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26-03   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技艺的、习俗的、心理的现象总和。由于历史背景、社会规范、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中西方的酒文化风格迥异[1]。20世纪70年代,美国知名学者、《跨文化传播》的作者之一拉里A萨默瓦将跨文化交际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观点(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语言过程(包括语言及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对于空间的使用)。本文也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解读中西方酒文化。   一、跨文化交际场合中酒的语言差异   (一)汉字“酒”与英语的对应词   酒,在中国被赋予了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酒能让人至善至美,也能让人荒淫无度。鉴于此,酒便有了褒贬不同的称呼,如天禄、欢伯、福水、魔浆、祸泉等。在英语中,酒是指用谷物、蔬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因此,英语中表示酒的词语有许多。   (二)英汉语言中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历史传说、典故中,有许多都与酒文化有关。例如由饮酒直接引申出的汉语四字表达:“酒肉朋友”,翻译成英语“fair-weather friends”[2]。再如“酒囊饭袋”,英语翻译为“good-for-nothing”。这些都是特有的表达。在汉文化中,饮酒也要注重“酒德”、“酒道”和“酒品”。酒道是关于酒和饮酒的道理,酒德指酒后的行为,酒品指饮酒的趣味和品德。对应到英语可以理解为“drinking manner”。再者是“酒礼”,汉语有“劝酒”和“敬酒”,这体现的是汉文化中特有的一种长幼和尊卑,英语中没有对应词。敬酒就是礼貌地劝其他人多喝,而罚酒也不是真罚,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劝酒。至于劝酒,这是中国人好客的表现[3]。在英语中,罗马神话中的酒神Bacchus,常常指酗酒、狂欢等,如:a son of Bacchus酒神之子(即为酒鬼)。英语谚语Bacchush 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意为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即美酒所造成的祸害胜过大海[4]。有大量的谚语表明西方人对酒持有谨慎的态度,比如,“酒醉智昏”,“美酒一下肚,话匣关不住”,“酒使各类人相聚在一张桌子上”[5]。   二、酒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性直觉思维,因而中国人大多采用主观性思维模式,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层面的,以人的思想和感受为主,即“以人为本”[6]。中国人认为,酒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酒在喜庆时助兴,在悲愁时浇愁,神医华佗更用它作为麻醉剂为病人疗伤。再看饮酒地点,你能在酒馆里畅饮,也可在家中小酌,全凭各人选择。而对于装酒的器皿,也有讲究,大碗显豪爽,小盅显秀气,酒壶便于携带,酒缸储存方便。而杯盏质地则与人的身份地位、关系、情谊密切相关[7]。   而西方人喝酒有其特有的规矩和套路,这与西方逻辑思维即“以物为本”的理性思维有关[8]。他们注重品味不同酒的特性,发掘酒的性质和味道。西方人通常喜欢去酒馆饮酒,酒馆的服务生有一套特定的规范化的服务操作,示瓶、开瓶、溜杯、温烫、滗酒、斟酒,以及宴会上各种酒具的摆设,都有严格规定,程序十分复杂,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人为了充分享受美酒,在酒具的选择上颇下功夫,郁金香型高脚杯能让酒的香气汇聚在杯口、滗酒器能让酒充分舒展;喝红葡萄酒时用大一些的杯子,喝香槟时用瘦而高的杯子……这些无不体现西方人对酒的尊重[9]。中国人在饮酒时非常注重长幼之分,而行酒令、划拳、做游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者更尽兴,这是中国酒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独特风景。西方人注重酒与不同食物的搭配,一般吃沙拉和冷盘时喝干白葡萄酒;吃海鲜类正菜时喝高度(12~14度)干白葡萄酒;吃肉禽类正菜时喝高度(12~14度)干红葡萄酒;吃甜点时喝甜酒或香槟酒。常常还会在正餐前喝开胃酒,餐后继续饮用威士忌、白兰地等蒸馏酒。一顿饭下来会喝上五六种酒[10]。西方的饮酒礼仪意在酒之本身,饮用葡萄酒要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