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向语义类别与认知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词向语义类别与认知分析

介词“向”的语义类别与认知分析   摘 要:介词“向”可以引进动作的方向或目标,还可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除引进面对的对象,还可引进索取、给予的对象及动作的对手。从认知的角度理清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指导对外汉语实践教学。   关键词:向语义认知      《现代汉语八百词》《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一般认为“向”的语法意义包括“动作的方向”和“动作行为的对象”(“面对”的对象)两类,由它构成的短语在句中可以作状语和补语。侯学超还指出“向”可以“表示获取义”,这与我们的观察是一致的。事实上,“向”还可以引进“要求或索取”的对象。对“向”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类别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从认知的角度指出其语义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指导对外汉语实践教学。      一、介词“向”的语义类别      (一)引进动作的方向或目标――向1   其后所接的动词一般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   1.引进动作的方向   “向”后所接的名词性词语可以是方位词、处所词或者代表处所的指人、指物的名词。它所修饰的动词含“位移”义,如“走、跑、跳、挪、钻、扑、奔、滑、泼、前进、移动、靠拢”等。   (1)站长领许程向西走去。   (2)潘安,我国西晋时才貌双全的美男子,据说他外出时,常有女子向他投掷梨呀、苹果什么的,以示爱慕。   2.引进动作的终点或目标(仍有方向义)   “向”既可以接表示具体终点的词,又可以接表示抽象目标的词。此时,“向”字短语可以作状语和补语。作状语时,它修饰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词,如“发展、攀登、转变、转化、冲击、冲锋、推进、过渡”等;作补语时,它修饰的动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如“抬、投、飘、射、伸、走、扫、划、投、推、挪、通、游、撞、冲、拥、吹、转、走、迈、驶”等,双音节动词不能进入这种结构。   1)引进具体终点,如:   (3)迟明惠一跃而起,继续向楼顶攀登。   (4)他只是为了修一条通向原野和大海的马路。   2)引进抽象目标,如:   (5)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使朝鲜半岛局势转向缓和。   (6)对内致力发展本国经济,对外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大趋势是经济走向“自由化”。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向2   其后所接的动词一般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   1.引进动作行为所“面对”的对象,“向”表示的“面对……”义是静态的,它所修饰的动词没有位移性,语义类别有以下几种:   1)言语类动词,表示信息的传达与接受。根据信息的传达者与接受者之间在社会地位上有无等级关系,又分为两种:   信息的传达者与接受者之间在社会地位上无上下等级关系,如“说、讲、谈、问、喊、介绍、哭诉、陈说、解释、询问、诉说、透露、称赞、发誓、承诺、宣读、揭露”等。   (7)这位朋友向我陈说戒烟的种种好处。   (8)老白鼓鼓勇气,向玫瑰店里的同仁告了别。   传达者与接受者在社会地位上有上下等级关系,这类动词有“汇报、申明、反映、保证、征询、通报、报告、发表(讲话)、发出(命令)、提出(请求)”等。如:   (9)处长老方交待曹干事,要他多注意尹冰,发现情况及时向他通报。   2)交际性言语类,如“祝贺、慰问、欢迎、感谢、祝愿、问候、致谢、致歉”等,结构形式为“(表示/致以)+交际性言语活动动词”。   (10)局长向众人致以亲切的问候。   此时,“向”所接的宾语不能是事物名词,只能是表示人的词语。交际性言语活动动词作“表示/致以”的宾语,其后不能再接宾语。   3)五官活动及体态类动词,如“笑、微笑、挥手、伸手、招手、弯腰、点头、磕头、眨眼、挤眉、使眼色、伸舌头、挤眼睛、做手势”等。如:   (11) 我可怜巴巴地向所有的小车招手,结果是天越来越黑。   4)综合表现类动词。表示主语对宾语的一种态度,“鞠躬、发火、请安、发脾气、开玩笑、打招呼、献殷勤、赔不是、行注目礼”等。如:   (12)当主持人读“生平事迹”时,人们很少听,只有向遗体鞠躬时,才表现出悲痛的样子。   2.引进索取或提供某事物的对象,“向”字短语作状语   1)引进要求或索取的对象   要求、索取的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信息、情报、要求、意见等较抽象的事物,此时“向”字短语作状语。“向”后的动词主要有“要、租、乞讨、打听、学习、了解、询问、求助、求援、请示、请求、请教、讨教、申请、索取、索要、求婚、求爱、提出(要求)”等。如:   (13)她向邻居借了两毛钱,准备单人步行回北京,她认为北京才是她的家。   (14)他婉转地告诉她,爵士可以为她向潘茜求婚,可爵士真正爱的人还是她。   2)引进提供给予的对象   “向”后的动词有“送、献、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