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形态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的形态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摘要:开展亚东鲑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后代的形态特征和微卫星遗传多态性分析。首先采用方差、判别、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2个群体,包括7个可数、11个可量与20个框架数据,结果表明亚东鲑人工繁殖后代与野生群体在鳍式、鳞式、可量和框架结构性状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9对微卫星引物评估了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问的遗传变异,在10个座位中,共检测到55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4.8、4.0个,平均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5个;平均座位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267、0.6417,平均基因多样性均为0.5719,群体遗传分化较小,2个群体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均呈现低水平。结果表明,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在遗传上差异不大,人工繁殖群体可用于开展进一步的保种繁育和保护性放流工作。
关键词:亚东鲑;野生群体;人工繁殖群体;形态特征;微卫星多态性
中图分类号:S9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226-04
亚东鲑(Salmo trutta fraio Linne)属鲑形目鲑科鲑属,别称河鲑(俗称花点鲑),是冷水性珍稀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关于亚东鲑的研究较少,张春霖等先后对亚东鲑的来源和资源情况进行过分析;蒲德永等对亚东鲑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过观察研究;豪富华等对亚东鲑的性腺发育生长年龄与繁殖进行过研究。在群体遗传学方面,豪富华利用线粒体和微卫星标记对亚东鲑种群和丹麦引进棕鳟种群进行过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孟玮等基于线粒体C01基因序列对亚东鲑进行了DNA条形码研究。然而目前关于亚东鲑人工繁殖后代和野生群体的群体遗传学比较研究尚未开展。
亚东鲑自19世纪由英国人从欧洲引种后,仅栖息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海拔约3000m的亚东河,1992年已被列入西藏自治区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尤其是近些年来,野生亚东鲑资源量有加快衰退的趋势。开展亚东鲑的人工繁殖和放流有利于资源的恢复,须要选择具有与原种相似遗传多样性的亲本,鉴于当前野生亚东鲑资源量萎缩,从人工繁殖后代中培育亲鱼是解决亲本来源的有效途径。有关于野生和人工繁殖亚东鲑群体间形态差异及微卫星多态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人工繁殖与野生西藏亚东鲑2个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和微卫星DNA多态性,旨在了解2个群体的遗传分化特征,为亚东鲑保种繁育和保护性放流工作提供理论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于2012年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亚东河采集野生亚东鲑,先后捕获30尾,体长、体质量分别为(20.42±2.70)cm、(155.01±72.72)g,未进行年龄鉴别;亚东鲑人工繁殖岳代1~2龄鱼取自西藏亚东鲑渔场,样本数量也为30尾,体长、体质量均值分别为(16.34±4.26)cm、(92.79±87.98)g,其亲本系由亚东河采集的野生个体培育而成。剪鱼鳍保存于无水乙醇中,用于抽提基因组DNA,于-20℃冰箱保存。
1.2形态特征分析
1.2.1数据采集测量的数据分为2类:一类是传统形态学数据,包括可数、可量性状共18项,其中可数性状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鳍条、侧线鳞、侧线上鳞、侧线下鳞;可量性状有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尾柄长、尾柄高、体长、全长、体高、背棘长、体质量。另一类为框架数据,共20项,20个框架数据是10个定位点之间的距离,例如D1-2表示定位点1与2之间的距离。框架测量定位点的选择参照图1。
1.2.2数据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为消除鱼体规格大小对形态分析的影响,每尾鱼的所有实测可量性状(除体质量外)均用体长进行校正。再分别求出各组样本每个参数的平均比值,用于多元统计分析。分析数据包括7个可数性状、111个可量性状及20个框架性状,分别用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如果方差分析检验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则用Duncans多重比较进行分析。
采用逐步判别法对所有的形态数据进行筛选,去除判别效果不显著的参数,计算判别准确率和互相证实准确率,建立判别方程。判别准确率P1=判别正确的尾数/实际尾数×100%。互相证实准确率P2:在共有Ⅳ个样品中,每次留下一个样品作为新样品,由N-1个样品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将留下的这个样品代入判别函数,判别其归属,其计算方法同P1。式中:Ai为第i个群体判别正确的尾数,尾;Bi为第i群体的实际尾数,尾;K为群体数。
主成分分析采用降维计算,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
上述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亚东鲑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1.3.1简单重复序列(si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