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治疗功能解读余光中乡愁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学治疗功能解读余光中乡愁诗

从文学治疗功能解读余光中的乡愁诗   摘 要:文学人类学认为,文学具有内在的精神医学功能,即治疗功能。它是拯救人类灵魂、维系人类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余光中以乡愁诗作为文学治疗途径,通过乡愁物象宣泄负性情感,在传统文化的认同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使乡愁的苦痛升华为期盼祖国统一的积极情感,客观上起到了引导作家脱离苦闷心态的作用,对作家的非常态心理起到了修复、疗救的效果。   关键词:余光中 文学治疗 乡愁诗 宣泄病痛 回归传统      文学人类学认为,文学具有内在的精神医学功能,即治疗功能。它是拯救人类灵魂、维系人类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对作家来说,写作是自身的一种存在方式,写作与作家自身的生存发生了必然的联系。作家借助写作体验生存,转移苦闷情绪,升华病态的情感,治疗生活苦难造成的心灵病痛,使某些缺失性需要得到有力补偿,失衡的精神生态再度恢复正常、健康状态。作家在以文学创作治疗自我的同时,也同样治疗着与他有着共鸣的被压抑着的心灵,是一种积极的“双向治疗”。因此重视艺术创作,以创作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作家心灵的创伤进行疗救,是保证作家身心健康,继续创作的有效途径。以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为代表的台湾乡愁诗作为一种文学治疗途径,在治疗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作家对自我的疗救。   “乡愁”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衰的主题。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台湾乡愁文学,是台湾社会独特历史条件下民族感情的一种体现,“是台湾大陆籍人士怀乡情绪的反映,以回忆大陆乡土和亲人为内容”,“是无根的一代对根的呼唤和寻求,是民族情结在人情和人性层面上的盘绕”。[1]作为台湾乡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乡愁诗数不胜数,如《边界望乡》(洛夫)、《乡愁》(席慕容)、《晚秋的乡愁》(蓉子)、《国殇》(于右任)、《爱情烟幕》(罗青)等。其中把乡愁写得最为通俗深刻、影响最大的是祖籍福建的诗人余光中。他的《乡愁》和《乡愁四韵》广为人们传唱。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要寻找一个精神的栖息地,调整因两地隔离造成的不适而产生的怅惘和苦闷。他以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的作品,抒发着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来治疗生活苦难造成的心灵病痛。      一、两岸分离是病痛产生的根源      文学是一种心灵痛感的抒发,痛产生于愁。所谓“愁”者皆因距离而生,因空阔而凄惶,因无望而动人。1949年海峡两岸被人为地隔绝之后,两岸同胞骨肉分离,亲情、友情和爱情被无情地隔断。台胞们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他们为乡愁所苦,经受着日夜思念祖国、渴盼亲人的折磨。这场巨大的心理灾难,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病症。失根是台湾大部分迁居者1949年以后的普遍心灵感受。这种无根与迷失,白先勇将其概括为怀念“失落的王国”的“永远的迷失者”;“被剥夺了文化传统,迷失的中国人成了一个精神的流亡者”。[2]余光中20岁离开大陆到香港,又从香港到台湾,从台湾到美国。已经38岁的余光中,不知何日是归年。那种孤绝感、失落感不言而喻。随着这种无依靠、无归属感的油然而生,长期郁积的苦闷势必会造成一种心理压抑,如不及时排遣就会向内发泄,导致作家心态畸变。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被称为“病态的天才”,他认为为了得到解脱,必须倾吐痛苦,他不只一次地说作品就是“自我治疗”――写作主要是为了自己,并且指出“自我治疗是就文学写作的动因和文学的功能而言”。[3]作家心中的苦闷情绪只能通过艺术创作活动这一途径才能得到释放。诗人将这种深切而痛苦的思念发于笔端,借助文学来抒发情感,创作出许多感动人心的乡愁诗,足以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颤。   (一)病痛是离开母体的游子的痛苦情绪   余光中的乡愁诗常常以母亲为明喻和隐喻,其投射形式就是“乡愁”。大陆是他的一个母亲,思念母亲就是对大陆怀乡之情的抒发。早在50年代初写的《舟子的悲歌》中,余光中就表达了离开母体的游子那种思念故园的痛苦情绪。余光中的人生经历和心灵体验,就是游子漂泊生活的写照。大陆母亲的这根线,始终牵引着游子的心!他常感到自己如失群孤雁,如落单孤儿,很想暂且忘却痛苦,然而灵魂中的苦苦思念使他一刻也忘不了家园,忘不了故乡。于是余光中写下深沉浓重的乡愁。“一张破老的白帆?M漏去了清风一半,?M却引来海鸥两三。?M荒寂的海上谁做伴!?M啊!没有伴!没有伴!?M除了黄昏一片云,?M除了午夜一颗星,?M除了心头一个影,?M还有一卷惠特曼。?M我心里有一首歌,?M好久,好久?M都不曾唱过。?M今晚我敞开胸怀舱里卧,?M不怕那海鸥偷笑我:?M它那歌喉也差不多!?M我唱起歌来大海你来和:?M男低音是浪和波,?M男高音是我。”诗人通过漏风的一张帆,黄昏的一片云,午夜的一颗星和心头的一个影,强烈地写出了离开祖国大陆的游子的孤独、寂寞和一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