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出土胡人驯狮琥珀佩饰看西方文化因素对辽文化影响
从出土的胡人驯狮琥珀佩饰看西方文化因素对辽文化的影响
摘 要: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一件胡人驯狮琥珀佩饰,无论从其所用材料――琥珀,还是与其类似的兼具胡人与狮子形象的出土物品来看,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因素对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胡人驯狮;西方文化;辽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15-03
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一件胡人驯狮琥珀配饰(标本Y117),置于公主腹部。红色。略呈长方形。正面雕刻胡人驯狮。右面刻1胡人,头缠巾,袒胸,下着短裙,腰束长带垂于脚下。双手执驯狮棒;左面刻一狮子,驯伏状。两侧穿1孔。长8.4、宽6、厚3.4厘米[1]。该佩饰无论从其所用材料――琥珀,还是与其类似的兼具胡人与狮子形象的出土物品来看,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因素对辽文化的影响。
一、辽代琥珀及其所反应的西方文化因素
目前已发掘的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琥珀饰物,根据其用途可分为装饰品、实用装饰品、佛教用品、丧葬用品等,如建平张家营、?p碌科、新民巴图营子以及法库叶茂台等辽墓出土的大量琥珀装饰。其中巴图营子辽墓出土琥珀雕饰50多件;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卫国王墓还出土有琥珀璎珞;陈国公主墓出土大量的琥珀珠、精致的琥珀雕刻和装饰等约计千余件,其技艺之精、数量之巨,为以往辽墓中所未曾见。
辽代琥珀原料的来源,由于缺乏史料的记载,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是辽宁当地所产,有学者认为是来自波罗的海。据《契丹国志》记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洲、凉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镔铁兵器、斜合黑皮、褐黑丝、门得丝、怕里呵、褐里丝。”[2]但《契丹国志》提及的西域诸国及大食国等地都不产琥珀,这些地区也只是琥珀的中转站。美国琥珀专家CurtW. Beck教授曾对香港梦蝶轩所藏以及出土的三颗琥珀珠作过检测,发现其成份与波罗的海的琥珀非常接近[3],说明辽代的琥珀大部分应产自波罗的海地区,经西亚、中亚的商人转运至辽境。当然,辽代琥珀也可能有少量产自本土。这些琥珀饰物无论是在原料的成份上,还是在题材、纹饰上,都有西方文化的因素。这些琥珀饰物有可能是经中亚、西亚地区直接传入辽朝,也有可能是用进贡的原料由当地工匠雕刻而成,但后者显然是受到了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
琥珀入辽的路线,经许晓东综合考证,“欧洲波罗的海琥珀,至少可经三条路线,辗转进入辽境。波罗的海琥珀到达基辅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后,经大水路(即伏尔加河、第聂伯河)到达地中海沿岸,然后向东经黑海、里海,抵河中地区。由此可取道三条路线进入辽境。最北方的是所谓的‘皮毛之路’:越阿尔泰山,取道辽之属国辖戛斯、斡朗改,东南至辽西北招讨司所在地镇州可敦城,再往南、往东至上京,乃至中京。其二,越葱岭,自噶什噶尔(Kashgar)沿古代绿洲丝路北线,即取道塔里木盆地北沿的龟兹、居延、高昌,至镇州可敦城,继而东南行至上京、中京。其三,越葱岭,取道疏勒、于阗、沙州、甘州、西京云内州(治今呼和浩特附近)、大同府(治今大同),奉圣州武定军(治今河北省逐鹿县)而抵中京、上京”[4]。
琥珀之所以能够通过上述3条路线顺利进入辽朝,与辽朝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相关。辽朝建立之后,辽太祖阿保机曾先后发动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臣服今内蒙古赤峰地区以西至河西走廊和阿尔泰山之间的民族,将辽的版图扩大至西域邻近地区,而西域地区恰好是辽与西方交流的中转站。西域诸国中的高昌回鹘与辽地理位置距离较近,且处于中西交通之要冲,“其地南距于阗,西南距大食?p波斯,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葱岭,皆数千里”[5]。由于高昌处于辽上京?p中京至大食?p波斯?p喀喇汗王国的中间地带,故起到了中西方贸易中转的作用。由于高昌特殊的地理位置,辽在高昌设有榷务,以管理辽朝与西北地区的贸易,两者之间“亦有互市,其国主亲与北主评价”[6]。除高昌外,辽朝还在其西南靠近西夏的东胜州设置榷务,以处理中外商业往来事务。学者王日蔚曾做过统计,指出回鹘在辽朝以朝贡名义到辽上京的贸易使团达64次[7]。民间贸易更是频繁,以至“来易于辽者,道路襁属”[8]。为了管理回鹘商人,辽上京建有回鹘营,作为回鹘商人在上京时的居所[9]。辽圣宗时,在中京近畿亦建有回鹘城,供回鹘商人聚居[10]。可见,回鹘商人在辽朝受到优厚的待遇,辽朝政府对互市和商业贸易极为重视,并通过回鹘与中亚、西亚等国建立了贸易联系,如波斯、大食曾先后朝贡于辽,《辽史?太祖本纪下》载:天赞二年(923年)六月,“波斯国来贡”。天赞三年(924)九月,“大食国来贡”。这是关于波斯和大食同辽朝直接经济交往的明确记录。
这些出自西域和中亚、西亚的琥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