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气瘀毒病理特点探讨原发性肝癌治法选方
从“气、瘀、毒”的病理特点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治法选方
摘要:通过总结肝脏的生理特性,阐明肝癌的病机以气血瘀毒互结为主,并以“气、瘀、毒”为主线进一步分析说明肝癌病情进展及主要病机要素与气滞、血瘀、毒聚有明确的关系。故而提出临床上肝癌的治疗以理气活血解毒为大法,同时可根据疾病之进程辨证论治。
关键词:肝癌;生理特性;气;瘀;毒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16-03
【Abstract】By summarizing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ver,the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liver canc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qi,blood stasis and toxicity,and further analyzes that the liver cancer progress and its main pathogenesis have a clear relationship with qi stagnation,blood stasis,toxic gathering. For this,it puts forwar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liver cancer is to manage qi,activate blood and remove blood toxic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disease.
【Key words】liver cancer,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qi,stasis,toxicity
肝癌在古代中医典籍中的描述,类似于“黄疸”“鼓胀”“肥气”“肝积”“症”“暴症”等疾病。大部分中医学者认为肝癌多为瘀血、痰浊互为因果长期作用所致,然笔者以“气、血、津、液”辨证为引导,认为肝癌的产生与“气、瘀、毒”关系密切,并以此为病机关键试述肝癌的治疗原则,以期对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肝脏的生理特性决定了肝癌发病多气、瘀、毒互生
1.1肝恶抑郁,以畅为达肝属木,木性条达舒畅。《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云:“其性条达而不可郁”,言其条达之性与气机升降有密切关系。肝气条畅,气血冲和,则疏泄有常,气机升降协调平衡,肝脏功能正常发挥。
肝失条达,抑郁不畅而致病。《医旨绪余?上卷》云:“木性上升,拂逆不遂则郁”。若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机郁滞而不得发越,致使血行不畅发为瘀,先郁之气与后生之瘀搏结,阻碍肝体生发,同使气血凝结,瘀郁日久蕴酿成毒,毒、瘀、郁相互胶结不去发为肝癌。正如《内经》云:“伤于忧怒,则气上逆而六输不通,凝血蕴里而不散,着而不去而积成矣。”
1.2肝为血海,藏泄有度《理瀹骈文》云:“肝为血海,藏血故也。”唐代王冰言:“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阐明肝脏为储存血液及调节血液运行的器官,即指肝体赖血液之濡养,即肝有丰富的血液灌流,同时动态调节诸经血液的流量而保持其运动的“活”性。[1]肝藏血则血液适时蓄灌于肝脏,保证血液的充足,为肝脏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肝主疏泄,调节气机运行,气行则血行,气血顺畅而不留瘀,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即中医所言“体阴而用阳”。
病理状态下,肝藏血不足,或疏泄失度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肝藏血不足,血气亏虚,肝体失养,相火妄动,迫血妄行,血行脉外而留瘀,或因疏泄过度,肝气亢盛,血行紊乱,或因疏泄不及,气机郁滞而致血瘀,瘀血内停,郁久变生癌毒,瘀毒互结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1.3不耐浊污,易受毒侵在西医学中,肝脏为人体的解毒器官,五脏六腑之毒邪即为代谢废物皆注于肝脏,是以肝脏为毒物聚集之所。生理上,肝气充足,正气足以驱邪外出,内生毒邪可于肝脏正常清除,若正气亏虚,毒邪蕴结肝脏,碍气耗血而导致疾病产生。具体而言,正气亏虚,或因外受湿热邪毒,或五脏六腑之毒邪倾注,或饮食不洁,误食毒物,或因于药毒、酒毒、虫毒,毒邪损伤肝络,使络脉不通,毒邪、湿热、瘀血留着,蕴结日久而成肝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发生与肝炎病毒感染,误食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等毒邪感染密切相关,毒邪侵入肝脏,损伤正常细胞,肝细胞恶变而致肝癌发生。病毒、霉菌等皆属中医毒邪之范畴,毒之入里,或湿,或热,或寒,留滞肝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