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尔室内乐小协奏曲结构分析与演奏诠释.docVIP

伊贝尔室内乐小协奏曲结构分析与演奏诠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贝尔室内乐小协奏曲结构分析与演奏诠释

伊贝尔《室内乐小协奏曲》的结构分析与演奏诠释   摘 要: 20世纪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Jacques Ibert)为萨克斯与十一件乐器所作的萨克斯管《室内乐小协奏曲》,是古典萨克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题献给当时著名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西格德-拉舍尔(Sigurd·Rascher)。乐曲不仅在曲式结构方面打破了传统古典式的结构安排,在乐曲调性变化及音乐构思方面充满了个人特色,在演奏技巧方面更是加入了超高音(altissimo)、弹舌音(slap tone)等现代技巧。本文将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乐曲的结构特点、节奏动机、演奏诠释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萨克斯管 雅克·伊贝尔 协奏曲 结构分析 演奏诠释   法国作曲家伊贝尔的《室内乐小协奏曲》是为萨克斯与十一件乐器而作的短小的协奏曲,是萨克斯管曲目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结构灵活自由、曲调流畅、风格轻松活泼,充分发挥了萨克斯管的歌唱性音色与力度强弱对比的特点。同时在音程大跳、快速运指及超高音、弹舌音的运用中充分表现了萨克斯管的技巧。这部作品与保罗·克莱斯顿的《奏鸣曲op.19》、格拉祖诺夫的《降E大调协奏曲》、伯恩哈德·海登的《萨克斯管与钢琴奏鸣曲》并称为萨克斯管曲目的核心,并被评价为“完美的独奏作品样板”。   一、作曲家与作品   雅克·弗朗索瓦·安东·伊贝尔(Jacques Fran?觭ois Antoine Ibert)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1890年8月15日出生于巴黎,1962年2月5日在巴黎去世。1910—1914年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军,退役后于1919年凭借清唱剧《诗人与仙女》获得罗马大奖。1936年到1960年被任命为罗马法国学院院长。1937年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956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伊贝尔的作品风格相当多元化。在其作品的和弦使用及变化方面奇幻诙谐,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现代派音乐的风格。而他的作品同时也保有传统的主要作曲方式,所以伊贝尔的作品更易被大众接收。同时他的室内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也深受德彪西和拉威尔印象派音乐的影响,带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色。伊贝尔作有歌剧、舞剧多部,大量管弦乐、室内乐、声乐及电影与广播音乐。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港口(Escales)》(1922年)、钢琴曲《故事曲Histoires》(1931年)及著名的为长笛而作的协奏曲《Flute Concerto》。   这首萨克斯管小协奏曲是作曲家于1935年完成并题献给他的好朋友西格德-拉舍尔(Sigurd·Rascher)的。1935年首演时拉舍尔演奏了第一乐章。在1935年晚些时候,伊贝尔完成了第二乐章,并在当年由拉舍尔进行了全曲的完整演出。   西格德-拉舍尔(Sigurd·Rascher)(1907年5月15日—2001年2月25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他为20世纪萨克斯管演奏技术及曲目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在拉舍尔的一生中,众多杰出的作曲家为他创作了超过200首作品,其中许多都是20世纪萨克斯管最为经典的作品,包括格拉祖诺夫的《小协奏曲》和本作品。除了推动萨克斯管作品的发展外,拉舍尔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拓展了萨克斯管的音域,他将萨克斯管传统的2个半八度的音域扩展到了4个八度,极大地丰富了萨克斯管的表现力。尽管早期的萨克斯管演奏家并不接受这样的演奏技巧,但是依靠拉舍尔的不懈努力推广,超高音域的演奏逐渐成了演奏家普遍接受的技巧。拉舍尔于1941年出版了“Top-Tones for the Saxophone”,书中详细介绍了超高音的演奏方法及应用,至今对于萨克斯管演奏者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作品结构分析   由于伊贝尔在军队中对管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1933年创作了《长笛协奏曲》之后,1935年开始了《室内乐小协奏曲》的创作,这部作品也可以称为《长笛协奏曲》的姊妹之作。在乐曲结构安排与节奏风格上,两首乐曲非常相似,但这首为萨克斯而作的乐曲规模要小很多。   乐曲标题为“Concertino da Camera”,即《室内乐小协奏曲》,为萨克斯管与十一件乐器而作。伴奏的室内乐器分别为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圆号、小号和五个声部的弦乐。可见作者在缩小乐曲演奏规模的同时力图保留乐队的效果,而采取了简易的单管编制方式写作乐曲伴奏,这样使得全曲在听觉感受上更富有层次感。小协奏曲(concertino)与传统协奏曲(concerto)相比,不论是在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及乐章安排上都自由许多。如在曲式上看,全曲共两个乐章,但是在结构上却实际分为快—慢—快三个部分,第二与第三部分共为一个乐章并且不停顿地演奏;在乐队与独奏乐器的结构安排方面,传统协奏曲一般先由乐队呈示主题,独奏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