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的减免刑罚制度探微
摘要:本文从北宋的赎刑、赦免制度和录囚制度三个方面对北宋的刑罚减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综合运用史料分析的定性分析和列表比较的定量分析对北宋的减免刑罚制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北宋;减免刑罚;赎刑;赦免制度;录囚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111―02
关于北宋的减免刑罚研究已经有很多论著,如山东大学王鑫鑫的《宋代赦宥制度研究》[1]。而对这一方面论述最多的,要数沈家本先生的《历代刑法考》[2],在《历代刑法考》一书中的刑法分考十六、刑法分考十七、赦考五、赦考六、赦考七、赦考十二和狱考中都有所涉及。
一、北宋的赎刑
北宋的赎刑作为减免刑罚中的重要一种,上承唐律,“自笞至死,赎铜之法与唐律同”。[3]是北宋刑罚体系的重要一环,主要分为对官吏犯罪刑罚的减赎、对百姓触犯禁榷法的减赎、对妇女触犯刑法的减赎、对老幼疾病罪犯的刑罚减赎、对贡举人公私罪的减赎和对百姓有孝悌力田犯罪轻微者的减赎等种类。
1.对官吏刑罚的减赎。“国初,吏人皆士大夫子弟不能自立者,忍耻为之,犯罪用荫赎,吏有所恃,敢于为奸。”[4]在仁宗天圣七年以前,由于制度的漏洞,致使士大夫子弟争相为吏,因为祖宗荫蔽,即使犯罪也时常能够听赎,以至于对社会起到了不良的导向造成严重的后果。
2.对百姓触犯禁榷法的减赎。宋仁宗时诏有司曰:“汉文帝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几于刑措。其议科条非着于律者,或冒利犯禁,奢侈违令,或过??可悯,别为赎法。乡民以谷麦,市人以钱帛,使民重谷麦,免刑罚,则农桑自劝,富寿可期矣。”[5]仁宗时提议,对由于茶、酒、盐税等专利税而产生的犯罪,进行了类似于“入粟拜爵”式的免赎,但由于主持改革的范仲淹的离任而没有施行。
3.对妇女触犯刑法的减赎。“淳化四年,诏诸州民犯罪,或入金赎,长吏得以任情而轻重之,自今不得以赎论。妇人犯杖以下,非故为,量轻重笞罚或赎铜释之。”[6]淳化四年对于百姓犯罪入金赎的规定加以禁止,只是对于妇女杖刑以下可以听赎进行了规定。
4.对老幼疾病罪犯的刑罚减赎。“咸平元年二月,虑囚,老幼疾病,流以下听赎。二年正月,定诸司使以下至三班使臣有罪比品听赎。”[6]真宗咸平年间对于流刑以下的年老者、年幼者和身患疾病者进行允许听赎,这是司法量刑的进步。
5.对贡举人公私罪的减赎。宋代的科举十分发达,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与完善的科举制度相结合,使得贡举人的特权之一就是可以减免刑罚和听赎。“旧制士人与编氓等。大中祥符五年二月,诏贡举人曾预省试,公罪听收赎,而所赎止于公罪徒,其后,私罪杖亦许赎论。”[4]《燕翼贻谋录》里的这句话也证明了这一点。“熙宁四年,前单州砀山县尉王存立言,嘉佑中,同学究出身以父做事配隶,纳官熟自便,而乡县不免丁役,愿同举人例。诏复赐出身,仍注合入官。”[7]有官员亲属赎罪者,复赐同学究出身,进行听赎。
6.对百姓有孝悌力田犯罪轻微者的减赎。百姓一罪以罚,余罪轻微者可以听赎,既可以防止量刑过重导致劳动力的损失,又可以为国库增加收入。《宋志》:“熙宁三年,中书上刑名未安者五:其四,令州县考察士民,有能孝悌力田为众所知者,给帖付身。偶有犯令,情轻可恕者,特议赎罚;其不悛者,科决。迄不果行。”[5]把刑罚的减轻与举孝悌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对于轻微的罪行尽量赎免,对于重刑则科决,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司法精神。
二、北宋的赦免制度
北宋赦免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大赦、曲赦、别赦、降释、减等五个方面。
1.大赦。《宋纪》云:“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实大赦。如太宗年间的:“乙卯,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6]
2.曲赦。《宋志》云:“赦一路或一州为曲赦,兹别出之。”[2]“曲赦之名,汉室未见,六代始有之。”[2]如太宗时吴越纳土“戊子,赦两浙,给复如漳、泉”。[6]
3.别赦。《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汉高祖过赵,贯高等谋弑,事未发,殆帝已微觉之,故特赦以安反册,可见别赦多针对谋反等重要罪行。神宗时“九月戊戌,以时雨降,诏河北、京西、陕西、淮南等路劝民趋耕,有因事拘系者释之”。[6]
4.降释。顾名思义,是指对一方投降归顺的另一方在减免刑罚上的优待。太祖评定两湖后“甲戌,释周保权罪”。[6]这是对投降君主的降释。
5.减等。对在编罪犯的刑罚减刑。神宗熙宁年间因为开疆扩土进行了对罪行的减等:“冬十月戊戌,升镇洮军为熙州镇洮军节度,置熙河路。减秦凤囚罪一等。”[6]
三、北宋录囚制度
从法律专业上讲,所谓“录囚”,是指上级司法机关对在押囚犯的复核审录,以检查下级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理是否有失公正,并纠正冤假错案。[8]而宋代的录囚也可称之为虑囚,从《宋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